Wabi-Sabi Japan 侘寂・日本 (YouTube link)
侘寂(日文:侘び寂び Wabi-sabi)是一種以接受短暫和不完美為核心的傳統日本美學。 侘寂的美,有時被描述為不完美、不恆常、不完全的。 侘寂的概念源自於佛教的三法印,即無常、苦、空。[1]
侘寂是物之禪
侘寂是物之禪,也就是透過人和物交流,獲得宗教般的美感經驗。 這種美,需要摒棄各種裝飾,存在於事物的內在,還得經得起時間的考驗。[2]
中國禪宗傳入日本後,日本人將其融入茶道和能樂等文化藝術中,並提煉出了「侘寂」這一美學概念。 侘寂之美不僅吸引了西方世界,更與現代主義奇妙契合,滿足了現代社會美學需求。
為什麼侘寂成為流行文化?
都市的繁華讓人們渴望精神上的平衡,而侘寂恰恰能提供與物質生活相符的精神力量。
「侘」字本意為“簡陋”,體現了侘寂對樸素與簡約的追求。
「寂」字本意為「舊」,體現了侘寂對滄桑美的欣賞。
理解侘寂的三個關鍵字:否定、物化、禪化
- 否定主流:日本人選擇的文化標準與主流不同,珍惜中國忽略的東西,例如牧溪的畫作。
- 物化禪宗:將禪宗思想融入日常生活,使物品承載禪意,例如茶道中的茶碗。
- 禪化日常:透過日常活動,如喝茶、插花、園藝等,獲得精神力量。
侘寂如何融入現代商業社會?
- 無印良品等品牌以簡約樸實的設計風格體現了侘寂之美。
- 賈伯斯將侘寂概念融入蘋果產品的工業設計中。
- 侘寂的複雜內涵在現代社會逐漸簡化,成為一種易於辨識的視覺風格。 但其核心的禪意和對簡單自然的追求依然保留。
侘寂並非單純的風格,而是一種生活哲學,旨在透過與物的交流獲得禪式的美感體驗。 這種美需要摒棄裝飾,存在於事物的內在,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侘寂的境界
日本茶道大師千利休,打掃茶室外的庭院。
他先將落葉徹底掃淨,隨後,搖晃庭中的一棵樹,讓些許葉子飄落。
這一則軼事,被認為是貼近侘寂的體驗。
藤原定家(1162—1241)的短歌
“茫茫四顧, 花死,葉亡。 苫屋在這岸邊, 獨立暮光秋色。 ”
藤原定家(1162—1241)的短歌,某種程度上能傳遞侘寂的心境。
茶書中的詮譯
岡倉天心於1906年出版的不朽著作《茶書》,雖對其概念觸碰極多,卻盡量避免使用“侘寂”二字。
“侘寂,乃事物一種未滿、無常、殘缺之美。它適度、謙遜,同時遠離世俗。”
科倫的詮釋
如今,終於有人嘗試以理性且具體的方法,接近侘寂這一美學概念。 《侘寂:致藝術家、設計師、詩人和哲學家》一書的作者科倫收集了侘寂的各種片段——晦暗破碎者有之,年久失修者有之,嘗試把它們聚攏,成為一個有意義的系統;同時,找出段落中隱藏的含義,匹配意圖與現實,去抓住整體——侘寂的全部。
侘寂美學在日本文化中的體現
侘寂美學在日本文化中有著廣泛的影響,體現在茶道、花園、建築、藝術等各個領域。 近年來,侘寂美學也逐漸在西方世界流行起來,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喜愛。
以下是一些體現侘寂美學的事物:
一把破損的茶碗
一座枯山水園林
一間簡樸的茶室
一幅水墨畫
一首俳句
侘寂美學是一種獨特的美學觀,它讓我們看見事物的另一面,發現不完美和無常中的美。
結論
侘寂之美是一種超越完美與不完美的境界,是一種對生命本質的深刻洞察。它是日本文化與美學的極致代表。
- 「侘」(wabi)和「寂」(sabi)原本是兩個獨立的概念。在14世紀左右,這兩個概念逐漸融合,形成了「侘寂」美學。
- 「侘」原本是指簡樸、寒酸、粗糙、質樸的事物,也可以指孤獨、寂寞、憂愁的情感。 在日本茶道中,「侘」被用來形容茶室的簡樸和幽靜之美。
- 「寂」最初是指時間易逝、萬物無常之美。 在日本庭園中,「寂」用來形容枯山水、苔蘚等自然元素所展現出的滄桑和靜謐之美。
- 在柳宗悅看來,侘寂美學是一種「否定之美」。 它否定華麗、繁復,追求樸素、簡單。 它也否定永恆、完美,接受殘缺、無常。
- 侘寂之美具有不以華美為根、經得起歲月考驗、經歷時光腐蝕仍能感受到物品之中的魂魄之光等特徵。
- 「侘寂是物之禪」這句話體現了侘寂美學與禪宗思想的連結。 禪宗思想強調「空」和「無常」的思想。 它認為,世界的一切都是虛幻的,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 因此,我們應該放下執著,追求內心的平靜。
- 侘寂之美源自禪宗佛教的三法印,其中“無常”是侘寂之美的本質。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