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7, 2025

航空行李新規:2025 年重點摘要

Airline Carry-On Rules for 2025 (YouTube link)

以下是 2025 年航空公司隨身行李規定變化的重點整理:

  • 行動電源規範
    • 超過 160 Wh(32,000mAh)的行動電源(power bank)全面禁止攜帶。
    • 100 Wh 至 160 Wh 之間的行動電源需經航空公司批准才能攜帶。
    • 此規範加強是因應行動電源起火風險,如 2025 年 1 月釜山航空的緊急事故。
  • 智慧行李箱
    • 許多航空公司禁止攜帶不可拆卸電池的智慧行李箱(Smart luggage)。
    • 旅客需確保智慧行李箱的電池可以拆卸。
  • 液體規定
    • 全球範圍內基本上維持不變,仍遵守 3-1-1 規則。
    • 每件液體容器不超過 100 毫升,所有液體容器置於透明袋中。
    • 英國機場曾短暫放寬,但基於安全考量已恢復原規定。
  • 隨身行李尺寸與費用
    • 易捷航空(EasyJet )、瑞安航空(Ryanair)等廉價航空公司縮小免費隨身行李尺寸,較大行李需額外付費。
    • 加拿大航空新的基礎經濟艙政策(2025 年 1 月生效):
      • 免費行李僅限一件小型個人物品。
      • 隨身行李費用 35 加元起。
  • 其他禁止攜帶的日常物品
    • 水銀溫度計。
    • 帳篷桿。
    • 帶刀片的多功能工具。
    • 玩具槍。
    • 棒球棒等運動器材。
    • 超過 12 盎司的粉末(如麵粉)。
    • 錘子等重型工具。
  • 一般性禁止物品
    • 尖銳物體、武器、易燃物。
  • 建議
    • 飛行前仔細檢查航空公司和機場的最新政策,避免延誤或額外費用。
    • 航空公司的隨身行李規定會因安全和成本因素而有所調整。

過度旅遊下的航空旅行:何時出發才能避開人群?

2019-2025 年美國航空旅客量分析(TSA 數據)

分析基礎:

  • 本分析基於2019年至2025年的美國航空旅行數據,即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TSA)的總旅客吞吐量,以百萬名乘客為單位,並採用七天平均值。

目標:

  • 根據上述圖表,規劃2025年的旅遊行程,以避開全球過度旅遊所造成的擁擠。
  • 主要目標是確定旅行需求最低的時期,因為乘客數量較低通常意味著人群較少。

圖表分析:

  • 歷史趨勢(2019-2024年):
    • 圖表顯示了明顯的季節性模式。
    • 高峰期通常出現在主要假日,例如夏季(6月至8月)和12月下旬。
    • 非高峰期則出現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以及深秋。
  • 避開人群的時機:
    • 根據歷史數據,圖表上的最低點通常出現在假期後的淡季(1月至2月),以及10月下旬至11月初的平季。

建議:

  • 為了在2025年避開擁擠,建議將您的旅行計劃安排在2025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 或者,若時間允許,2026年2月初也是理想的選擇。

總結:

  • 通過分析美國航空旅行的歷史數據,可以有效預測旅遊高峰期和低谷期。
  • 選擇在非高峰期出行,有助於避開人群,提升旅行體驗。

Thursday, March 6, 2025

小米粥的營養價值與食用建議

天然補腎奇蹟:小米的 3 大驚人功效!(YouTube link)

以上視頻胡醫師以小米為主題,詳細講解了小米的三大功效(助眠、養脾胃、補腎),並推薦適合食用小米的人群(如胃病患者、失眠者、疲勞者)。他還分享了具體食譜,例如「小米南瓜粥」(助消化、護眼)、「小米山藥瘦肉粥」(補腎),以及五種搭配吃法(加百合、綠豆、紅棗等),強調小米的營養價值及其滋補效果(如粥面上的米油堪比人參)。同時,他也提醒小便頻多或虛寒體質者不宜過量食用。

小米食療做法


三種小米食療做法,包括:
  1. 小米南瓜粥:養脾胃、助消化、護眼,特別適合胃潰瘍和眼睛疲勞的人,做法簡單,用電鍋即可完成。
  2. 小米山藥瘦肉粥:補腎效果翻倍,適合腰痠背痛、腎虛的人。
  3. 五種搭配吃法:如加百合助眠、加綠豆排毒、加紅棗養氣色、加枸杞護眼等。

小米粥(millet )

小米粥(millet )是一種傳統的中國食物,因其易消化、營養豐富而廣受喜愛。它不僅是許多人早餐的選擇,也是體虛者調養身體的良方。


1. 主要營養成分

  • 碳水化合物: 小米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約占70-75%,能提供穩定的能量,特別適合需要快速補充體力的人。
  • 蛋白質: 小米含蛋白質約9-11%,雖然不如動物蛋白質完整,但氨基酸組成較均衡,尤其是富含賴氨酸(lysine; 相較其他穀物)。然而,小米缺乏足夠的蛋氨酸(methionine)和色氨酸(tryptophan),因此屬於不完全蛋白質
  • 脂肪: 脂肪含量低,約3-5%,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對心血管健康有益。
  • 膳食纖維: 小米含有適量的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改善消化功能。
  • 維生素與礦物質:
    • B族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B1(硫胺素)和B6,對神經系統和能量代謝有重要作用。
    • 礦物質:富含鎂、磷、鐵和鉀,這些元素有助於骨骼健康、血紅細胞生成和電解質平衡。

2. 營養優勢

  • 易消化吸收: 小米粥質地軟糯,適合腸胃虛弱的人(如老人、病人或產婦)。中醫認為小米有「養胃」的功效。
  • 低過敏性: 小米不含麩質(gluten),是麩質過敏或乳糜瀉患者的理想選擇。
  • 抗氧化成分: 小米中含有少量多酚類物質,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有助於減緩細胞老化。

3. 熱量與健康影響

  • 一碗小米粥(約200克,純小米煮成)熱量大約在120-150大卡,低脂低熱,適合減重或控制血糖的人。但若加入糖、油或配料,熱量會明顯增加。
  • 小米的血糖指數(GI)中等,約為55-60,煮成粥後GI可能略高,但仍比白米飯(GI約89)更穩定,對血糖波動影響較小。

4. 蛋白質的補充

  • 單純的小米粥不提供完全蛋白質,因為它的蛋氨酸和色氨酸含量不足。
  • 植物性食物可以通過搭配來形成互補蛋白質。小米粥若與以下食物結合,就能提供更完整的氨基酸譜
    • 豆類:如紅豆、綠豆或黃豆,這些富含蛋氨酸,能彌補小米的不足。
    • 堅果或種子:如芝麻、核桃,提供額外的蛋氨酸和色氨酸。
    • 少量動物蛋白:如加一顆煮蛋或少許瘦肉,直接補充所有必需氨基酸。
  • 例如,在中國傳統飲食中,小米粥常搭配豆漿或紅豆湯,這種組合在營養學上就接近完全蛋白質。

5. 文化與實用性

  • 在中國,小米粥常被視為「補虛」的食物,尤其在北方農村地區,常用來調養身體。現代營養學也認可其作為健康早餐或輔助飲食的價值。
  • 如果你依賴小米粥作為主要蛋白質來源,建議加入豆類或其他互補食材。

總結

小米粥是一種營養豐富且易於消化的食物,適合多種人群食用。然而,單純的小米粥無法提供完全蛋白質,因此建議搭配其他食物以達到更均衡的營養攝取

免疫力與癌症:營養素扮演的角色

癌症與免疫力:維生素D及其他營養素的角色

癌症仍是全球性的重大挑戰。近年來,病例數持續增加(部分原因是疫情期間診斷延遲),人們對於透過飲食增強免疫力以對抗癌症的興趣日益濃厚。2024年一項引人注目的研究顯示,維生素D可能在增強抗癌免疫反應中扮演重要角色,而Omega-3脂肪酸和抗氧化劑等其他營養素則提供更廣泛的免疫支持。

Vitamin D Supplements Tested for COPD, Heart Disease, Depression, Obesity, and Cancer Survival (YouTube link)

維生素D與癌症存活率:研究結果分析

關於維生素D對癌症存活率的影響,研究結果呈現出複雜且多樣的樣貌。以下針對不同癌症類型進行分析:

  • 肺癌:
    • 在早期肺癌患者中,每天補充1,200 IU的維生素D,對整體存活率或復發益處並不明顯。
    • 然而,對於初始維生素D水平較低(<20 ng/mL)的患者,補充維生素D可顯著降低復發率和死亡率。例如,緩解率達到86%,而安慰劑組為50%。
    • 結論:維生素D補充劑僅對維生素D缺乏的肺癌患者有明顯益處。
  • 前列腺癌:
    • 一項薈萃分析顯示,補充維生素D對前列腺癌死亡率沒有顯著影響。
    • 結論:對於前列腺癌患者,補充維生素D似乎沒有明顯益處。
  • 大腸直腸癌:
    • 隨機對照試驗(RCT)顯示,補充維生素D可減少30%的不良後果,降低24%的癌症死亡風險,以及降低33%的病情進展或全因死亡率。
    • 最佳劑量:約2,000-4,000 IU/天。
    • 結論:對於大腸直腸癌患者,補充維生素D可能有效。

關鍵要點:

  • 觀察性數據可能高估了維生素D的益處,而在隨機對照試驗中,其效果往往不明顯(例如,在心血管疾病、肥胖、重症監護病房等領域)。
  • 維生素D在特定情況下表現出較好的效果,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憂鬱症治療、大腸直腸癌存活率以及維生素D缺乏的肺癌患者。
  • 個體背景至關重要:維生素D的益處通常與初始維生素D水平較低(<20 ng/mL)有關。
  • 以上視頻對維生素D作為「萬靈藥」的說法提出質疑,強調保持懷疑態度,並指出飲食和生活方式對於更廣泛的健康益處更為重要。

綜合分析: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維生素D在癌症治療中的作用因癌症類型和個體差異而異。對於維生素D缺乏的患者,補充維生素D可能帶來顯著益處,但對於其他患者,其效果可能有限或不明顯。因此,在考慮補充維生素D時,應諮詢醫療專業人士,並結合個體情況進行評估。

重要提醒:

  • 營養補充劑不能替代常規癌症治療。
  • 保持均衡飲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檢查對於癌症預防和治療至關重要。
  • 在補充任何營養劑之前,請務必諮詢您的醫生。

維生素D與癌症研究

  • 維生素D除了對骨骼健康和免疫支持有益外,在癌症研究中也日益受到關注。
  • 維吉尼亞理工大學2024年的研究發現,將維生素D與細胞因子和奈米顆粒結合,可以重新編程T細胞,增強抗腫瘤免疫反應。
  • 小鼠實驗顯示,這種組合療法能增強免疫活動,延長T細胞在腫瘤附近的停留時間,並減緩癌症生長。
  • 研究強調了維生素D作為免疫增強劑的潛力,但目前仍處於實驗室研究階段,尚未進行人體試驗。
  • 足夠的維生素D水平與較低的癌症死亡率有關,但補充劑的預防效果仍有爭議。
  • 獲取維生素D的途徑包括適度曬太陽、食用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鮭魚)或服用補充劑。

其他免疫健康營養素

  • Omega-3脂肪酸、抗氧化劑(維生素C、E)和益生菌等營養素也能調節免疫系統,間接幫助癌症防禦。
  • 這些營養素通過減輕發炎、對抗氧化壓力和滋養腸道細菌等方式,增強整體健康和免疫功能。
  • 它們的作用是增強整體健康,並非直接對抗癌細胞。

免疫力與癌症的關係:

  • 免疫力下降會增加癌症風險,壓力、營養不良和感染等因素都會削弱免疫系統。
  • 維生素D通過增強抗菌肽和緩解炎症,可能在抗癌中發揮作用。
  • 未來的研究方向是探索基於維生素D的個人化免疫療法。

重要提醒

  • 營養支持免疫力,但不能替代常規癌症治療。
  • 保持均衡飲食、控制維生素D水平和定期檢查是重要的癌症預防措施。
  • 研究結果僅為研究方向,請勿自行判斷,身體不適請詢問專業醫師。

參考資料

  1. Optimal Serum 25-Hydroxy Vitamin D Concentrations for Various Health Outcomes
  2. Nucleobase adducts bind MR1 and stimulate MR1-restricted T cells
  3. Jian Wei et al, IL3-Driven T Cell–Basophil Crosstalk Enhances Antitumor Immunity, 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 (2024).
  4. Immunization With IMM-101 vs Observation for Prevention of Respiratory and Severe COVID-19 Related Infections in Cancer Patients at Increased Risk of Exposure (COV-IMMUNO)
  5. The role of immune modulation and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in the management of prostate cancer: A case report of six patients
    1. 這項研究調查了一種治療前列腺癌的新方法,該方法結合了免疫療法藥物(IMM-101)、抗炎藥劑以及糾正維生素D缺乏。
  6. Optimal Serum 25-Hydroxy Vitamin D Concentrations for Various Health Outcomes
  7. Autoimmune and inflammatory diseases following COVID-19
  8. Professor Gus Dalgleish–Professor of Oncology
  9. Vitamin D Supplements Tested for COPD, Heart Disease, Depression, Obesity, and Cancer Survival

Wednesday, March 5, 2025

「別坐以待斃」:運動在癌症治療中的重要性

The Science of Exercise for Cancer | Kerry Courneya, PhD (YouTube link)

以下是阿爾伯塔大學 Kerry Courneya 博士關於運動和癌症討論的要點,以段落為基礎的條列式摘要:

  • 肌肉質量與癌症風險:
    • 肌肉質量低下顯著增加癌症復發和死亡風險。
    • 癌症治療期間的運動,特別是腫瘤脫落循環腫瘤細胞(CTC or Circulating Tumor Cells)時,增加血流量和剪切應力,降低細胞存活和轉移的可能性。
    • 「生物湯的攪拌 stirring of the biological soup」改善治療效果,放化療期間運動的患者手術前腫瘤完全緩解率更高。
  • 運動在癌症預防和治療中的作用:
    • 運動已成為癌症治療的基石,對預防和治療均有益處。
    • 預防:改變生活方式(戒菸、控制肥胖、減少酒精)至關重要,運動降低結腸癌、乳癌、子宮內膜癌 (endometrial cancer)風險 8-10%。
    • 美國癌症協會:美國 40% 癌症病例(每年約 80 萬例)可透過良好生活習慣預防。
    • 運動建議每週 150-300 分鐘中等至劇烈有氧運動,肌力訓練帶來更多好處。
  • 運動在癌症治療中的益處:
    • 治療:運動增強化療輸送和腫瘤氧合(tumor oxygenation),提高放療效果。
    • 減輕疲勞、改善睡眠、減輕焦慮、提高化療完成率,特別是力量訓練保持肌肉質量,對抗惡病質(cancer cachexia)。
    • 診斷前運動延緩癌症發生,為治療做準備;診斷後運動降低復發風險,支持心理健康。
  • 運動的機制和注意事項:
    • 機制:運動透過剪切應力減少 CTC,降低胰島素/IGF 水平,減少炎症,增強免疫監視,起到天然免疫療法作用
    • 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在前列腺癌主動監測中顯示良好前景,降低 PSA 水平和腫瘤生長。
    • 運動並非普遍有益:可能加劇輻射引起的皮膚刺激,或透過日曬增加皮膚癌風險。
  • 運動的實施和成本效益:
    • 久坐不動或新診斷患者,腫瘤科醫生支持和客製化計劃(如散步、YMCA Livestrong 社區課程)至關重要。
    • 成本效益顯著:運動減少復發,節省數百萬美元,相較於昂貴的化療。
    • 需要更大規模隨機試驗(randomized trials)鞏固運動在預防復發方面的作用,獲得醫學界廣泛認可。

總結

  • 「不要坐以待斃」:運動是改善各個癌症階段患者生活品質和存活率的強大便捷工具。
  • 必須進行客製化運動治療,避免加劇某些症狀。
關於步行和跑步的新發現 - 醫學前沿 (YouTube)

養老院的六大遺憾:一位 82 歲老人的真實告白

這影片指出一位 82 歲老人的個人反思,他對搬進養老院感到後悔,並分享了六個他希望事先知道的重要教訓。以下是主要觀點的摘要: 

概述 

敘述者現年 82 歲,搬進養老院,希望得到家人承諾的照顧和安慰。但現實卻不盡人意,令人深感遺憾。他的目的是告知其他人——無論是為自己還是為所愛之人考慮這一選擇——這一決定可能帶來的意外後果,並強調這不僅是為了方便,而是一種難以逆轉的改變生活的轉變。

六大遺憾

  • 失去獨立: 最大的衝擊是失去對日常生活的控制。在家裡,他有日常生活和自由(例如,選擇何時吃飯或散步)。在養老院裡,日程安排決定一切,甚至簡單的選擇也成為特權。個人財產和自主權的喪失讓他感到無能為力,一旦放棄自由,幾乎不可能重新獲得。 
  • 感覺被遺忘: 最初,家人的探望很頻繁,但隨著外面生活的持續,探望次數逐漸減少。敘述者感到越來越孤獨,尤其是在假期期間,這強調了儘管親人懷有良好的意圖,但當他離開視線時,我們很容易從親人的關注中淡出。 
  • 失去目標感: 在家裡,澆花或做飯等小事讓他的日子變得有意義。在養老院裡,這些都被剝奪了,剩下的只有漫長而空虛的日子。他觀察到其他人,例如名叫喬治的木匠,失去了活力,失去了目標,這強調了日常責任對幸福的重要性。 
  • 健康狀況下降速度快於預期: 活動減少(例如,不做飯或不走路)導致身體狀況迅速下降。起初的便利——送餐、按一下按鈕即可獲得幫助——卻削弱了他的身體,他在其他人身上也看到了這種趨勢。他意識到,運動對於生存至關重要,而不僅僅是為了方便。 
  • 失去隱私和尊嚴: 由於工作人員不斷監督、分享空間和個人任務協助,隱私消失了。室友和嚴格的規則侵蝕了他的尊嚴,使他感覺自己像是病人,而不是一個人。即使是像洗澡這樣簡單的動作,也需要等待或幫助,剝奪了自主權。 
  • 離開比想像中更難:搬進來是可以逆轉的,但離開卻很困難。他的住房不再適合居住(例如,已出售或無人維護),身體狀況的衰退削弱了他獨自生活的信心。情感和經濟上的障礙越來越大,使他陷入了一個他以為是暫時的決定。 

最後的想法 

敘述者並不完全反對養老院——有些人確實需要養老院——但他敦促人們認真考慮所犧牲的東西:獨立性、目的性、隱私性和聯繫性。他希望自己能夠探索在家中待更長時間的替代方案,並鼓勵其他人權衡這是否真的有必要或只是最簡單的選擇。 

關鍵要點 

養老院的生活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而這種改變往往是不可逆轉的。敘述者的坦誠遺憾是一個警世故事,促使人們在做出這樣的選擇之前反思當前自由的價值。

Thursday, February 27, 2025

人口老化、經濟停滯:當代日本社會的真實面貌

What’s Wrong with Japan’s Economy? Locals explain (YouTube link)

這個視頻集中討論了當代日本的生活,特別是圍繞著經濟困難展開的話題。隨著成本的不斷上漲,低工資給人們的生活水平帶來了嚴重影響。不同年齡段的人們,包括21歲到86歲的學生、工人和退休人員,分享了他們的切身經歷。這些人的收入普遍不高,每月僅有8萬至20萬日元,有些人還指出東京的生活成本非常高,需要40萬至50萬日元才能過上舒適的生活。

人們主要擔心日本經濟停滯、出生率下降、人口老化以及日元疲軟,與美國等國家相比,日本顯得相對「貧窮」。外國遊客喜歡來日本旅遊,因為這裡的價格相對便宜、安全且清潔,但當地人則擔心文化衝突、移民問題以及日本日益衰落的全球地位。回顧過去,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經歷了一段經濟繁榮時期,這與當今的經濟停滯形成了鮮明對比,引發了人們的懷舊情緒和對未來的擔憂。

Wednesday, February 26, 2025

春遊九州:2025年櫻花季花見活動與景點推薦

月華流櫻:朦朧的月夜與櫻花如流星般墜落的畫面金沢兼六園 石川門)

在日本,櫻花季始於三月下旬,從較溫暖的九州等南部地區開始,並逐漸向北推進,於五月初抵達北海道。這個被稱為「花見」的節慶,每年都吸引數百萬當地居民和遊客前來參與,他們聚集在盛開的櫻花樹下,進行野餐、聚會及參與各式文化活動。以下將詳細介紹九州地區櫻花季的相關資訊與一些節慶活動。

Mifuneyama Rakuen "2018 Flower Festival: Sakura Edition" Kyushu's largest cherry blossom illumination (YouTube link)

A Tranquil Pond, Adorned with Cherry Trees (YouTube link)

Ishikawa-mon 石川門: A Cherry Blossom Haven (YouTube link)


九州櫻花季


九州是日本最南端的主島,也是最早看到櫻花的地區之一,預計花期為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福岡、長崎和熊本等城市在此期間都會舉辦節慶活動。

  • 福岡城櫻花節(舞鶴公園 Maizuru Park):該節日於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舉行,在歷史悠久的福岡城遺址周圍設有燈飾、美食攤位和櫻花觀賞,約有 1,000 棵櫻花樹。
  • 大村公園櫻花節(長崎 Omura Park:活動通常從三月下旬到四月中旬,展示 2,000 棵櫻花樹,包括獨特的大村櫻花(Omura Zakura),並有夜間照明和當地活動。
    • 大村公園位於大村市政廳對面,是日本百佳公園之一,擁有大池塘、櫻花橋、鯔魚(mullet fish)、稀有的大村櫻花樹、紫藤、繡球花和鳶尾(iris)花園。公園內包含許多歷史元素,例如大村城 Kushima Castle(建於 1598 年,部分重建,1981 年增設了瞭望塔)和城堡前天守樓上的神社,以及一座供奉石狐狸和紅圍兜的狐狸神社。
    • 官方網址:大村公園, 大村市
  • 禦船山樂園櫻花節(佐賀):該節日從三月中旬持續到四月初,佔地 120 英畝,盛開著 2,000 棵櫻花樹和 200,000 棵杜鵑花,色彩繽紛,美不勝收。

櫻花節的主要特點

  • 花見:主要活動包括在櫻花樹下賞花和野餐,通常會提供清酒、便當盒以及以櫻花為主題的食物,如麻糬或飲料。
  • 夜櫻(Yozakura):許多節日都會在夜晚點亮櫻花樹,並配以燈籠或燈光,營造出一種神奇的氛圍。
  • 文化活動:期待傳統表演(例如太鼓、舞蹈)、小吃攤、茶道以及當地工藝品或遊戲。
  • 人群和時間:這些節日非常受歡迎,因此請提前計劃好住宿和交通,因為花期可能會因天氣而改變。請檢查日本氣象廳或當地旅遊局等來源的最新預測,因為 2025 年的預測表明,與平均年份相比,某些地區的花朵盛開時間可能會略有延遲
九州夜櫻觀賞 資料檢索日期:2025 年 2 月 26 日[1]

其他閱讀材料

  1. 全国の「夜桜・ライトアップ」

深入解析超加工食品:定義、風險與緩解之道

How Microplastics Are Ruining Your Health - Dr Rhonda Patrick (YouTube link)


在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中,超加工食品(UPF)悄然成為我們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些食品,為了追求更佳的口感、質地和更長的保存期限,被添加了大量的糖、色素和防腐劑,例如我們熟悉的糖果、穀物和速食。然而,這些看似美味便捷的食品,卻隱藏著巨大的健康風險。

UPF 對腸道微生物群和腸道屏障的有害影響 (來源:MDPI)


超加工食品(UPF)


超加工食品最大的問題之一是其高含量的添加糖。

  • 定義:這些食品通過添加各種成分來改善它們的口味、質地和保存期限,如糖、色素和防腐劑。這類食品的範疇包括糖果、穀物和速食產品。
  • GRAS 漏洞:
    • 自1997年以來,製造商可以自行認證這些成分的安全性,而無需經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審查,這一過程被稱為GRAS(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漏洞。
    • 舉例來說,反式脂肪自1911年開始被添加到食品中,但由於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直至2018年才被禁止使用。


UPF風險:


  • 高添加糖:擾亂飽腹激素,與暴飲暴食、肥胖、睾丸激素下降有關。
    • 在美國,人們的熱量攝取量中有13%來自添加糖,遠遠超過了建議的5%。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研究顯示,人們每餐多攝入500卡路里與超加工食品有關。
    • 過量的糖會擾亂我們的飽腹激素(瘦素 leptin、生長素釋放肽 ghrelin),導致暴飲暴食、肥胖和睾丸激素(testosterone; 攝入 75 克後,2 小時內下降 25%)下降。
  • 成癮潛力:
    • 它們可以激活我們大腦中的多巴胺獎勵路徑(dopamine reward pathways),讓我們對其產生依賴。
    • 多巴胺耐受性:大腦對多巴胺變得不敏感
      • 研究表明,肥胖者的大腦中多巴胺 D2 受體的數量會減少,這被認為是大腦適應過量食物攝取的結果,導致多巴胺耐受性。肥胖者需要吃更多食物才能達到非肥胖者所獲得的同等快樂和滿足感。
  • 發炎:含糖飲料在三週內使發炎標記增加一倍;導致癌症、腦部老化
    • 研究顯示,每天飲用含糖飲料三週後,體內發炎標記(inflammatory markers)會增加一倍,像警報般提醒我們有不好的事情在發生。
    • 持續的發炎可能對健康造成嚴重損害,包括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干擾細胞正常運作,並加速腦部老化,導致記憶力下降和認知功能減退(例如海馬萎縮、血管性失智症風險),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 影響大腦情緒/認知(從膠原蛋白到神經毒素):高血糖會使膠原蛋白變硬(透過 AGE),並且透過發炎損害情緒/認知使色氨酸(tryptophan )轉變為喹啉酸(quinolinic acid 神經毒素)而不是血清素(serotonin)。
    • 使膠原蛋白變硬: 在典型情況下,膠原蛋白的天然柔韌性有助於維持健康的血管擴張,並促進營養物質跨細胞膜的有效運輸。然而,當膠原蛋白被晚期糖化終產物(AGE)變硬時,血管就會失去其基本的彈性。靈活性的喪失會導致心血管問題加速老化過程
    • 轉換色氨酸途徑:色氨酸是飲食蛋白質中的一種必需氨基酸,是血清素的前體,血清素是一種對情緒、認知和執行功能至關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通常,色氨酸會透過色氨酸羥化酶轉化為血清素。然而,發炎會劫持這條途徑。
  • 腸漏症(Leaky Gut)飽和脂肪+糖(如冰淇淋)、肥胖、狂飲、慢性壓力等可導致腸道的通透性增加,而允許脂多醣 (LPS or Lipopolysaccharide 內毒素)及發炎細胞因子從腸道進入血液循環系統。
    • 脂多醣,是一種強效的細菌毒素,是革蘭氏陰性細菌外膜的關鍵成分。 LPS 是導致發炎和敗血症(sepsis)的主要原因。

緩解之道


如何緩解超加工食品的負面影響?
  • 運動是有效的解決方案 
    • 類型: 有氧運動 (Aerobic exercise), 高強度間歇訓練 (HIIT), 阻力訓練 (Resistance training)。 
    • 作用:  運動能夠幫助身體將葡萄糖轉移至肌肉,進而抵消過多糖分的影響。此外,運動還能增強認知能力(透過增加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和乳酸),並促進產生丁酸的細菌生長。
  • 針對腸漏症的修復 
    • 針對腸漏症的修復,我們需要著重於強化腸道內壁。全食物,如水果、蔬菜和瘦肉,以及可發酵纖維,如果膠 (Pectin), 菊粉 (Inulin), β-葡聚醣 (Beta-glucans),能夠促進丁酸鹽 (butyrate )的產生,進而修復腸道屏障(gut barrier)。
總而言之,透過深入了解超加工食品的定義、風險和緩解之道,我們可以更好地保護自身健康,選擇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Thursday, February 20, 2025

Grok 3 Beta 賦能影像分析

測試圖片

我第一次測試 Grok 3 beta 功能。給定一張由 Elsevier 發布的圖片,這是它對圖片內容的分析結果(此答案原為英文,已使用翻譯器翻譯成中文)。同時,Grok 也針對目前情況給出有如以下評論:

"由於目前流量較大,我們已切換至替代模型,以確保您能更快獲得分析結果。"


該圖是愛思唯爾(Elsevier)出版的《當代生物技術研究》雜誌的一頁,展示了一篇題為“對激光組織焊接和錫焊生物技術的廣泛評估:最新進展、進展和應用(An extensive evaluation of laser tissue welding and soldering biotechnologies: Recent advancements,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s)”的文章,作者是 Chen, Y., Wang, K., Huang, J., Li, X., & Rui, Y. (2024)。該文章可透過 DOI 10.1016/j.crbiot.2024.100234 閱讀,它為開放獲取形式,重點關注雷射技術在醫學應用中的使用。

該頁面重點介紹了期刊的開放取用性質,並包括 CiteScore 6.7 和影響因子 (Impact Factor)3.6 等指標。視覺內容以圖表形式展示了雷射組織焊接與雷射組織錫焊在不同身體系統中的多種醫學應用,包括:

  • 耳鼻喉科(耳、鼻、喉)
  • 泌尿系統和生殖系統
  • 消化系統
  • 神經系統
  • 眼科(眼科護理)
  • 皮膚
  • 循環系統
  • 口腔牙科(牙齒和口腔健康)
  • 骨科和運動復健

總結

該圖包括解剖結構、雷射設備和程式設定的圖像,例如雷射照射技術、組織切片定位和防止散射的屏障。該期刊的品牌和愛思唯爾徽標以及標語“科學引領方向(Science guides the way)”一起突出顯示。

Grok 的原始英文答案


The image is a page from the journal Current Research in Biotechnology, published by Elsevier, showcasing an article titled "An extensive evaluation of laser tissue welding and soldering biotechnologies: Recent advancements,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s" by Chen, Y., Wang, K., Huang, J., Li, X., & Rui, Y. (2024). The article, accessible via DOI 10.1016/j.crbiot.2024.100234, is open access and focuses on the use of laser technology in medical applications.
The page highlights the journal's open-access nature and includes metrics such as a CiteScore of 6.7 and an Impact Factor of 3.6. The visual content features a diagram illustrating various medical applications of laser tissue welding and soldering across different body systems, including:
  • Otorhinolaryngology (ear, nose, and throat)
  • Urinary system and genital system
  • Digestive system
  • Nervous system
  • Ophthalmology (eye care)
  • Skin
  • Circulatory system
  • Oral-Odontology (dental and oral health)
  • Orthopedics and Sports Rehabilitation
The diagram includes images of anatomical structures, laser equipment, and procedural setups, such as laser irradiation techniques, tissue slice positioning, and barriers to prevent scattering. The journal's branding and Elsevier logo are prominently displayed, along with a tagline, "Science guides the way."

Wednesday, February 19, 2025

實驗室免疫測定中生物素(維生素 B7)干擾問題

鏈黴親和素與生物素結合示意圖 圖片來源圖片來源:AAT Bioquest


生物素會干擾實驗室測試

生物素Biotin)確實會干擾許多使用生物素-鏈黴親和素技術(biotin-streptavidin technology)的實驗室測試(lab tests),這種技術在免疫測定(immunoassay)中很常見。其中包括:

  • 甲狀腺激素測試(例如 TSH、遊離 T4、遊離 T3)
  • 用於診斷心臟病的肌鈣蛋白測試(Troponin tests)
  •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 (PSA) 測試,用於前列腺癌篩檢
  • 一些 COVID-19 測試,特別是使用類似檢測技術的測試
  • 維生素 D 水平測試

為何生物素補充劑會干擾實驗室測試


生物素補充劑會干擾使用生物素-鏈黴親和素系統的免疫分析(biotin-streptavidin technology),主要原因如下:
  • 高親和力結合: 鏈黴親和力與生物素具有極高的親和力,過量生物素會競爭性結合鏈黴親和素,影響檢測。
  • 競爭性抑制: 補充劑中的生物素會優先或事先與檢測中的鏈黴親和素結合,導致假陰性或假陽性結果。
  • 鏈黴親和素飽和: 過量生物素會飽和鏈黴親和素的結合位點,阻止其與檢測所需的生物素化試劑相互作用。
  • 劑量依賴性效應: 生物素劑量越高,幹擾越嚴重。
  • 受影響的檢測類型: 許多使用生物素-鏈黴親和素的免疫分析,如荷爾蒙、心臟標記、腫瘤標記和傳染病標記檢測,都可能受到影響。
  • 系統循環: 生物素進入血液循環並停留數天,因此需要停服一段時間才能減少干擾。
總之,服用生物素補充劑會幹擾依賴生物素-鏈黴親和素相互作用的檢測,導致結果不準確。

建議採取的措施:

  • 測試前停止服用生物素:包括 FDA 在內的各健康組織建議在進行這些測試前至少 72 小時(最好是一周)停止服用生物素補充劑,以避免錯誤結果。但具體時間可能會有所不同:
    • FDA 建議在檢測前至少 72 小時停止服用生物素,但一些實驗室或醫生可能會建議更長時間(如一周),具體取決於服用的生物素劑量和特定檢測。
  • 告知醫療保健提供者:告知您的醫生有關生物素補充劑的信息至關重要,以便他們能夠準確解釋測試結果或在必要時調整測試方案。

驗證來源:

  • 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已發布有關生物素干擾實驗室測試的警告,特別強調在某些測試之前停止補充生物素的必要性。[1]
  • 美國甲狀腺協會(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他們已經注意到生物素對甲狀腺功能測試的影響。[2]
  • 臨床化學期刊(Clinical Chemistry journals)和羅氏診斷(Roche Diagnostics)等實驗室測試製造商也發布了有關此問題的數據。[3]
總的來說,該說法是正確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停止使用生物素的具體時間可能根據個人情況而定,最好始終遵循醫療保健提供者或進行測試的實驗室的具體指導。

參考資料

Monday, February 17, 2025

2025遊日本:12條入境新制報你知

New Rules for Traveling to Japan in 2025 (YouTube link)

以下是 Toshi 關於「2025 年前往日本旅遊的 12 條新入境規則」的影片摘要:

  1. 日本的 ESTA 系統 : 日本正在考慮針對免簽證旅客建立類似美國 ESTA 的預篩檢系統,以加強安全性並簡化入境手續。
  2. 造訪日本網站的重要提示 : 這項服務透過允許預先註冊簡化了移民手續,但要警惕假冒應用程式;正確的服務是網站,而不是應用程式。
  3. 新的預先清關系統 : 與韓國和台灣合作,將提供預先清關服務(Pre-Clearance System),以減少移民等待時間,使來自這些國家並間接惠及其他國家的旅客。
  4. 更快捷的數位化移民(Faster Digital Immigration)成田機場正在測試一種具有臉部辨識功能的數位旅行系統,以加快移民速度並減少擁塞。
  5. 結核病檢測要求 : 來自某些國家(菲律賓、越南、印尼、尼泊爾、中國、緬甸)且停留超過三個月的旅客必須在抵達前進行結核病檢測。
  6. 數位遊民簽證Digital Nomad Visa)該簽證於 2024 年 4 月推出,允許遠距工作者在日本停留最長六個月,包括為家人提供保障。
  7. 擴大創業簽證 : 自 2025 年 1 月起,創業簽證Startup Visa)將在全國擴大,放寬外國企業家在日本創業的要求。
  8. 更多中國遊客:放寬對中國遊客的簽證要求可能會促進旅遊業的發展,可能導致熱門景點的過度旅遊,但也會促進遊客前往遊客較少的地區旅遊。
  9. 免稅購物的變化: 由於濫用,日本正在修改其免稅購物系統以防止欺詐,並將於 2026 年 11 月進行修改。
  10. 日本免稅購物Tax-Free Shopping System)規則的 4 項重要更新:
    • 以退稅為基礎的稅制
    • 拆除消耗品的特殊包裝
    • 免稅購物的價值沒有上限,但高價值物品需要記錄序號
    • 實施日期定為2026年11月1日

Toshi 也提供導遊、旅行行程和文化體驗建議,鼓勵觀眾查看影片描述以獲取更多資訊。該視頻旨在為旅行者提供最新信息,以便他們更順利地入境和體驗日本。

Wednesday, February 5, 2025

重新認識企鵝:企鵝的「短脖子」之謎



從解剖學和語言學的角度來看,企鵝是一個極為有趣的動物。儘管人們常常形容企鵝有「短脖子」,但這其實是一種誤解。事實上,企鵝的脖子比我們想像的要長,只是被脖子上的脂肪和厚厚的羽毛所覆蓋,從而讓我們誤以為它們的脖子很短。這種結構特點幫助企鵝在寒冷的環境中保持體溫,從而適應牠們的自然棲息地。



在語言學上,關於「企鵝」這個詞的來源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這個詞來自拉丁語「pinguis」,意思是「肥胖」或「油脂」,這可能與企鵝圓胖的體型有關。另一種說法認為,這個詞可能來自威爾士語的「pen」(頭)和「gwyn」(白色),用來描述那些頭部有白色羽毛的企鵝。然而,關於這個詞的具體起源,至今尚無定論。

這個描述不僅展現了企鵝的身體特徵如何影響語言,還展示了語言如何反過來影響我們對企鵝的印象。隨著我們對動物的觀察和研究越來越深入,我們對牠們的理解也會不斷改變。這也提醒我們,對於任何生物的描述和理解,都應該持開放的態度,因為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我們會發現更多驚人的事實。

下雨天的好去處:孩子的天堂,城崎海洋世界

Saturday, February 1, 2025

呼吸順暢的秘密:草本茶的自然療癒

呼吸不順暢?這款芭芭拉·奧尼爾(Barbara Oneill)—自然療法師—所推薦的「清肺舒暢茶」也許能幫助您順暢呼吸。無論是久咳不癒、胸悶難受,或是想由內而外徹底淨化,生薑、丁香(clove)和百里香(thyme)的完美結合或許更能有效提升呼吸系統健康。

配方

  1. 將兩杯沸水倒入杯中,放入薑片、3-4 瓣丁香,以及一小枝或兩小枝百里香。
  2. 浸泡 5-7 分鐘。
  3. 取出茶壺或濾網,可依個人喜好加入少許檸檬汁或蜂蜜,增添風味及提升效果。

沒有茶壺或濾網?沒問題!將上述材料放入鍋中,加入兩杯水煮沸。煮 5-7 分鐘後,濾掉茶渣,倒入喜愛的杯中即可享用!

品嚐這杯暖心的健康飲品,讓大自然的力量呵護您的健康。您的肺部會感謝您的!

清肺舒暢茶(來源Barbara Oneill


潛在益處

以下是「清肺舒暢茶」的成分及其潛在益處的細分:

  • 生薑:生薑是眾所周知的治療發炎和噁心的天然藥物。它可以幫助緩解喉嚨痛並有助於通暢呼吸道。
  • 丁香:丁香是一種強力的抗氧化劑,傳統上用於幫助稀釋黏液。它還可以對喉嚨產生麻木作用,這可能有助於緩解不適。
    • 警告:丁香油(Clove oil)含有一種稱為丁香酚的化合物(eugunol)。雖然少量丁香酚是安全的,但高劑量會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丁香精油(Clove oil)中的丁香酚(eugunol)濃度遠高於烹調用丁香粉或整顆丁香。直接食用純丁香油尤其危險。 
  • 百里香:百里香是一種天然祛痰劑,這意味著它可以幫助鬆弛和排出肺部的黏液。它還具有防腐性能,有助於抵抗感染。

好處:

  • 減少發炎:生薑和百里香有助於減少呼吸道炎症,使呼吸更輕鬆。
  • 分解黏液:丁香和百里香有助於分解黏液,使其更容易咳出並清除肺部。
  • 緩解充血:百里香有助於清除充血並支持肺部健康。
  • 增強抗氧化作用:丁香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可以幫助保護身體免受傷害。

注意事項


這款草本茶聽起來像是一種有助於維持呼吸系統健康的潛在方法。然而,安全使用也很重要,如果有任何疑慮,請諮詢您的醫生。

  • 劑量:使用每種草藥的正確劑量非常重要。薑吃太多可能會引起胃部不適,丁香吃太多可能會有毒。最好先從每種草藥的少量開始,然後根據需要增加。
  • 交互作用:某些草藥可能會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如果您正在服用任何藥物,請務必在使用此茶之前諮詢您的醫生。
  • 懷孕和哺乳:有些草藥對於懷孕或哺乳期婦女來說是不安全的。如果您正在懷孕或哺乳,請在飲用此茶前諮詢醫生。

Sunday, January 26, 2025

你了解帕金森病嗎?「凍結」現象背後的真相

網傳的一段傳述:
綠燈亮起,70歲的阿公急急忙忙想過馬路,卻在路中央突然僵住,動彈不得。彷彿被凍結一般,任憑車輛呼嘯而過。這正是帕金森病患者常遇到的「凍結現象」,他們的大腦多巴胺不足,在激烈運動後,更是容易耗盡能量,導致身體僵硬。

以下讓我們來探討一下,這傳述的真實與否。

樂齡生活:如何與帕金森病共處


這段網傳的描述,對於老年人多巴胺不足的狀況,提供了一個非常生動但言過其實的例子。以下是對此話題的幾點補充和澄清:
  • 多巴胺的功能:多巴胺不僅是運動的調節者,還涉及到心情、動機、學習和注意力的調控。對於帕金森病患者來說,多巴胺的缺乏會導致運動功能障礙,如上描述的“冰凍”現象。
  • 老年人多巴胺產生與消耗:隨著年齡增長,腦部生產多巴胺的能力確實會下降,這就意味著老年人需要更仔細地管理他們的活動,以避免過度消耗這種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
  • 活動與健康:雖然過度運動或社交可能會加劇多巴胺的消耗,但適度的活動對於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是有益的。關鍵在於找到平衡,避免過度而造成多巴胺枯竭。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維持肌肉張力和心血管健康,減少與老化有關的其他健康問題。
  • 醫療管理:對於帕金森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患者,醫療干預如藥物治療(例如左旋多巴L-DOPA)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藥物,物理治療、職業治療,也可能包括一些形式的運動療法(如太極拳),都有助於改善症狀。
  • 生活方式建議:
    • 社交與活動:老年人應該維持適度的社交和活動,這有助於保持認知功能和精神健康,但需要注意不要過度,確保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 休息與恢復:一旦感到疲勞,就應該休息,這對於預防多巴胺過度消耗非常重要。
    • 生活節奏:如您所說,退休生活並不意味著要過於勞苦或華麗的生活方式。簡單、輕鬆的生活方式可能更適合老年人的身體狀況。

這段討論提醒我們,需要重新思考老年生活中的活動和休息的平衡,以支持老年人的健康和福祉。

你所不知道的運動障礙:除了帕金森氏症,還有這些


除了帕金森氏症(PD)外,肯尼迪病(KD)、亨廷頓舞蹈症(HD)和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 或 漸凍人症(ALS)等疾病也會導致不同的運動障礙。這些疾病與多巴胺系統的關係各不相同:KD對多巴胺的直接影響較小,但可能存在間接的中樞效應;HD中,多巴胺系統失衡是導致運動症狀的主要原因;而ALS則主要影響運動神經元,多巴胺系統的受損可能為繼發性。


現在:一部講述亨丁頓舞蹈症患者勇氣與堅韌的紀錄片 
The Present | Full Award-Winning Documentary
旁注:多巴胺在亨廷頓舞蹈症中也發揮著重要而複雜的作用,影響運動和精神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