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停泊在長崎港的鑽石公主號郵輪 |
![]() |
從哥拉巴花園山頂眺望長崎港 |
我是扒手嫌疑犯?
長崎是郵輪業務的熱門停靠港。哥拉巴花園(Glover Garden)則是長崎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2025年4月7日,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我參觀了哥拉巴花園。那天遊客眾多,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當天停靠在長崎港的「鑽石公主號」上來了許多遊客。
要辨別遊客是否來自郵輪,可以觀察到團體導遊會拿著一個號碼牌。此外,所有遊輪上的成員胸前都貼有標記或貼紙。
當我漫步在紀念碑附近時,我看見了紀念美國海軍軍官 B.F. Pinkerton 和三浦環的雕像。我偶然聽見一位導遊正在講述《蝴蝶夫人》的故事,便被吸引,想要了解這個故事。然而,當我走在其他遊輪成員之間,試圖聆聽導遊的講解時,導遊突然提醒遊輪乘客,他們之中可能有一名扒手嫌疑犯,並立即帶領眾人離開了那裡。
起初,我並未意識到她指的是我。但仔細一想,她似乎意有所指。然而,我認為我對《蝴蝶夫人》的故事的興趣遠遠大於他們的錢包或錢袋。這位導遊真是大錯特錯了!所以,下次我不敢再隨意地走進郵輪團成員中,試圖偷聽他們的導遊在說些什麼了。
![]() |
美國海軍軍官B.F. Pinkerton的雕像 |
《蝴蝶夫人》
《蝴蝶夫人》的故事是一場悲劇,圍繞著一位名叫巧巧桑(Cio-Cio-San),別名蝴蝶的年輕日本藝伎展開。她的芳心被美國海軍軍官B.F.平克頓(B.F. Pinkerton)俘獲,並以深刻而真誠的承諾與他締結婚姻。然而,對平克頓而言,這段婚姻不過是曇花一現。即使他遠赴美國,蝴蝶依然堅貞不渝地愛著他。
《蝴蝶夫人》本身是一部由賈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創作的三幕歌劇(最初為兩幕),其義大利文劇本由路易吉·伊利卡(Luigi Illica)和朱塞佩·賈科薩(Giuseppe Giacosa)共同撰寫。該劇於1904年2月17日在米蘭的斯卡拉大劇院首次公演。
儘管這部歌劇的敘事並非直接重述一個單一且可驗證的真實事件,但它的創作靈感卻源於當時真實發生的事件以及對社會文化的觀察。
更準確地說,《蝴蝶夫人》是一部虛構的作品。它的靈感汲取自那個時代長崎普遍存在的真實文化動態,以及可能存在的、關於個人經歷的零星記述,而非對某個具體真實事件的直接改編。
![]() |
紀念三浦環的雕像 |
三浦環
與這部歌劇相關的重要人物是三浦環(1884年2月22日出生,1946年5月26日逝世)。她是日本歌劇演唱的先驅,被譽為第一位獲得國際讚譽的日本首席女高音。她最為人稱道的成就,便是其在普契尼的歌劇《蝴蝶夫人》中對巧巧桑(Cio-Cio-San)的出色演繹。
三浦環打破了日本藝術家在世界舞台上發展的壁壘,至今仍是歌劇史上的傳奇人物。她扮演蝴蝶夫人的演出次數超過2000場,至今無人能及。在日本,眾多音樂獎項以她的名字命名,足以證明她的深遠影響。
三浦環的奉獻精神、卓越才華以及強大的舞台表現力,使她成為令人難以忘懷的巧巧桑的詮釋者,並確立了她在歌劇界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