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兩種:
- 一半是靠機會和運氣
- 另一半是靠經驗及遠見
在此文,作者將分析為何經驗及遠見是張忠謀成功的第二個原因。
遠見卓識
如果說張忠謀的成功,只是憑靠機運,那就大錯特錯。更重要的因素,是他有遠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見識。
一般人缺乏的就是遠見卓識。
我們常犯的錯誤是,只關注某一部分或某一時刻的利益,而忽視了整體和最終的結果。凡事都要着眼長遠並做全面考量。
學習知識、累積經驗、提高智慧。
要想有廣闊的視野,則需對各方面的情況都要有一定的了解。而這些知識可以透過閱讀、工作、日常生活、旅遊、或者經驗交流等方式來獲得。
半導體未來在亞洲
在1980 年代早期,德州儀器 (TI) 在日本新開設了一家芯片工廠。 生產線開工後三個月內,該工廠生產芯片的“產量” (yield)竟然是公司在德克薩斯州工廠的兩倍。
當時張忠謀有幸被公司派往日本,去了解這產量之謎。
他當時觀察到,關鍵在於日本的員工和技術人員素質較高、流動率較低。而美國卻無法招聘到同等水平的員工。 譬如美國一處工廠的主管,其最佳人選只擁有法國文學學位,但沒有任何工程學背景。 張忠謀因此得出結論,先進半導產業的未來在亞洲。
成為大家的代工廠
1984 年,張忠謀加入了另一家芯片公司通用儀器公司。 在那他遇到了一位企業家,後來這位企業家創辦了一家只設計芯片而不生產芯片的公司,這在當時並不常見。 這企業家發現了一個後來被證明是未來的新趨勢 — 微芯片可以在一個地方設計,但在另一個地方製造。
1987年,張忠謀創立台積電。 他的商業模式很清晰:台積電將為其他公司製造芯片,而不是設計它們。 這意味著他只需要贏得業內人士的支持,然後專注於他最擅長的領域 — 製造業。
後來「成為大家的代工廠」就形成台積電策略核心。台灣在製造生產方面的良率優勢,讓他能向國際客戶推銷爭取訂單,後來台積電因客製化產品的強大競爭力,才能成為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環。
利用經濟規模打敗對手
張忠謀從一開始就計劃讓台積電進軍全球市場。 他在公司引進了台灣少見的專業管理體系。 為了營造國際化環境,內部溝通均使用英語。
事實證明他的願景,是正確的而有預見性的。製造芯片涉及數百個步驟, 隨著半導體的演進,製造變得更趨複雜,最後只有少數公司有能力嘗試,成本也成為天文數字。
多年來,張忠謀一直堅持下去,而其他人則退出了。張先生知道, 如果台積電能夠吸引足夠的客戶,利用經濟規模,它就有機會擊敗英特爾和三星。
張忠謀於2021年演講時拿出一份資料,是他於1998年為台積電手寫的唯一發展策略。其中評估方法有十幾條,唯一「不做」的是低價策略。
台積電商業模式是以「客戶是誰」為定,不是「產品是什麼」為定,台積電的商業模式是半導體製造服務,客戶是「別的半導體公司」,所以他最常做的事情是到歐美各地拜訪客戶,因為客戶要的是真正的技術支援和合作,唯有接近市場、保持和客戶互動,才能做好生意。
總結
台積電的成功,張忠謀功不可沒。可是台積電的成功也不光是一個人的功勞。其上有政府全力支援買單,其下有精明幹練的團隊。各盡其責、各負所托,才有今天的台積電。
台灣早期工業起步,政府施政方針正確,措施得當。于1973年設立了工業技術研究院,以科技研發帶動產業發展。當時工研院人才濟濟,俺然成為台灣科技產業人才陪訓大本營,帶動了台灣電腦以及相關半導體產業的欣欣向榮,成功地將台灣經濟由重工業轉型為高科技。
張忠謀表示,他從美國來台灣之際沒有帶任何班底,當年在美國德州儀器的老同事都認為這樣很難做事。殊不知,政府那時已透過工研究的研發陪訓,培養出一批批可供張先生使用之才。所以只要用人唯才,工作團隊就自然而然形成。
但如張先生在出席台積全球研發中心啓用典禮時,語重心長的說:
在19世紀時期,英國海軍非常的強盛,曾經征服印度,掀起了鴉片戰爭等等。但直到20世紀時,它們才有一個海軍部自己的家。
然而事實上,自從海軍部大樓建立之後,英國的海軍就開始沒落了。
張先生以此勉勵台積電全體員工,千萬別好大喜功,重蹈覆轍。
張忠謀出席台積公司全球研發中心啟用典禮 @32:47 (YouTube link)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