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29, 2020

夏日記趣


《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代: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白話譯文
山上夕陽慢慢向西落,池塘上的月亮漸漸東昇。
我披散著頭髮盡享清涼,推開窗戶我悠閒地躺著。
微風吹拂荷花清香怡人,竹葉滴落露水聲音清脆。
想要收回鳴琴彈奏一曲,可惜沒有知音前來欣賞。
如此美景更加思念老友,日夜都在夢中想念著他。



《江村》

唐代: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婦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主軸模仿更何求?


白話譯文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繞村流過,
長長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騷幽雅。
樑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
水中的白鷗相親相近,相伴相隨。 
正在用紙畫一張棋盤,小兒子敲打著針作一隻魚鉤。
只要有老朋友給予一些錢米,我還有什麼奢求呢?

Saturday, June 27, 2020

歷史的回憶



《韓戰對中華民國的影響》

今天是端午節 (06/25),也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最近兩韓關係緊張,世界關注;70年前的今天,就是韓戰爆發日。1950年6月25日,北韓朝鮮人民軍在清晨大雨中越過北緯38度線南侵,9萬兵力3天內直搗南韓首都漢城。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爭,不僅改變東亞情勢,也對中華民國造成深遠影響。

怎麼說呢?韓戰爆發前8個月,1949年10月25日,中共近萬解放軍暗夜進犯金門,在古寧頭登陸與國軍血戰3晝夜,最後共軍5千餘人陣亡、近4千人被俘,全軍覆沒。蔣中正總統聞訊喜極而泣說:「臺灣安全了」;毛澤東則坦承此為國共內戰兩年來最大敗仗。為了雪恥,中共原計劃動員60萬大軍「解放臺灣」,卻因韓戰爆發,美國第七艦隊協防臺灣,共軍兵力投入「抗美援朝」作戰,使得原定「解放臺灣」之戰被迫延後。1953年7月韓戰停戰後隔年底,臺灣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中共更無法輕易出兵攻臺。這一拖,就是70年而無法得逞。

韓戰使中共無力攻臺,蔣中正總統得以在1945年光復臺灣,1949年保衛臺灣之後,1950年開始全心建設臺灣。在他的推動下,1950年10月22日,花蓮選出第一屆民選縣長─民社黨的楊仲鯨,這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第一次,以1947年剛實施的中華民國憲法第129條所規定的普通、平等、直接、無記名投票方式,所舉辦的縣長選舉。隔年1月7日,當時為省轄市的臺北市,選出第一屆民選市長─無黨籍的吳三連。其他各縣市首長也於1950年至1951年間一一選出,開啟了臺灣70年的地方自治,不僅領先世界很多國家,也回應了二二八事件後民間菁英一致希望縣市長民選的要求。

在當時風雨飄搖之際,蔣總統有如此勇氣與魄力,尊重民意,推動臺灣(含日據時期)、也是全中國從未辦過的縣市長選舉,令人佩服其遠見。縱觀日後臺灣政治領袖,不分黨派,幾乎都是從地方選舉出身,蔣中正總統推動地方自治,培植了大量政治人才,為臺灣的民主化奠定堅實基礎。

1950年至1953的韓戰,雖為臺灣帶來喘息機會,但國際局勢仍是動盪不安。蔣總統除毅然決定推動縣市長選舉外,還進行「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與「耕者有其田」等一連串土地改革,以及成立「台灣省保護養女運動委員會」,展開保護養女法制化工作。這些在當時被視為石破天驚之舉,對臺灣的民主改革、經濟建設與社會進步,都有極大貢獻。近年打著「轉型正義」旗幟一面倒謾罵羞辱蔣中正總統的人,不應漠視這些建設臺灣的政績,該還他一個公正的歷史評價。

「朝鮮半島」與「臺灣海峽」長期被視為東亞火藥庫。日前北韓炸毀兩韓聯絡辦公室,又讓朝鮮半島戰雲密布;臺灣海峽則因兩岸關係惡化,中共戰機頻繁繞臺,令人擔憂再成為東亞「燃點」。韓戰70週年的今天,我呼籲大陸當局應立即停止對臺武力恫嚇,蔡政府更應慎思明辨,以人民為念,讓兩岸重回「一中各表/九二共識」的基礎,切記兵凶戰危的歷史教訓,勿讓臺海步向戰爭邊緣。

作者: 馬英九

Friday, June 26, 2020

《聲聲慢·尋尋覓覓》 作者:李清照





《聲聲慢·尋尋覓覓》

【宋】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莊燦煌

我到處尋找,尋到的只有冷清,十分悽慘。乍暖還寒的季節,最難忍受。兩杯淡酒,怎能壓住心頭的悲傷?大雁飛過,我正傷心,卻發現它正是我在故鄉認識的那隻。

滿地黃花堆積著,十分憔悴,有誰忍心去摘?我守着窗,獨自一人,一個人怎麼才能熬到天黑?細雨敲打着梧桐,此正是黃昏,一點一滴落著。這種場景,這種“愁”又怎是一句話能說得清的呢?

墨染千秋詩社

七組疊詞朗讀起來,有一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只覺齒舌音來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轉淒楚,有如聽到一個傷心之極的人在低聲傾訴,而她 從未開口就覺得已能使聽眾感覺到她的憂慮,而等她說完了,那種傷感的情緒還是沒有散去。一種莫名其妙的愁緒在心頭和空氣中瀰漫開來,久久不散,餘味 無窮

Wednesday, June 24, 2020

端午節感言


人生如粽,不怕有棱有角,就怕肚裡空空。
人生如粽,經得起熱水沸騰,耐得住冷藏冰凍。
人生如粽,向白米學會融合,向粽葉學會包容。
人生如粽,不捆綁就是一勺稀飯,不蒸煮哪有美味香濃!

祝大家端午安康,如意順心!



Tuesday, June 23, 2020

日本決定與新冠病毒共存

日本決定與新冠病毒共存!公佈“新生活模式” 日本政府的專家諮詢委員會向國民提出了一個“新生活模式”,呼籲大家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裡,遵循這一個模式來生活與工作。這一“新生活模式”,

基本要點有三: 

第一,人與人之間保持距離;
第二,戴口罩; 
第三,勤洗手。

具體要求: 

1.人與人之間保持2米距離。 
2.遊玩的話,盡可能選擇在室外。 
3.說話時,盡可能避免正面。 
4.回家後要立即洗手洗臉與換衣服。 
5.碰觸到別人的手,要盡快清洗。 
6.買東西的話,盡量網購,電子結算。 
7.去超市等購物時,最好1個人,而且要選擇人少時。 
8.盡量不要去觸摸商品的樣品。 
9.搭乘公共交通,最好不要說話。 
10.盡可能利用自行車和徒步上班。 
11.交換名片最好用電子名片。 
12.開會時盡量採用視頻會議。 
13.必須碰面開會時,要控制人數並戴口罩,保持開窗通風。 
14.盡可能在家工作或錯峰上下班。 
15.請不要去病毒流行的地區,也不要從病毒流行地區去外地。 
16.盡量不要回老家探親和去旅遊,也盡量控制出差。 
17.出現症狀時,認真做好去了哪裡與誰見過面等記錄。 
18.吃飯時不要面對面,最好是並排坐。 
19.吃飯時盡量不要使用大碗大盆,實行分餐製。 
20.吃飯時盡量少聊天,多吃菜。 
21.盡量不要參加多人數的聚餐。 
22.迴避“密閉空間、密集人流、親密接觸”。 
23.每天早上自測體溫,加強健康管理。 
24.沖洗廁所時,要先把蓋子蓋上。 
25.狹窄的空間里呆的時間不要太長。 
26.散步與跑步時盡量人數要少,與對方相遇時,盡量錯開距離。

日本政府專家諮詢委員會會長尾身茂說,這一場疫情,必將改變我們的生活和生活方式。我們不可能徹底消滅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完全開發並正式投入使用,也至少需要1年半的時間。既然我們做不到徹底消滅敵人,那麼我們就要學會與病毒、與敵人共存。而“新生活模式“,並非是現在我們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所應該遵守的生活新規則,也將是今後我們生活中需要改變、需要適應的新生活指南。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與冠狀病毒長時間和平相處。





Saturday, June 20, 2020

人生不要太圓滿

人生不要太圓滿,有個缺口讓福氣流向別人是 很美的一件事。



在一個講究包裝的社會裡,.我們常禁不住羨慕.別人光鮮華麗的外表,.而對自己的欠缺耿耿於懷。

但就我多年觀察,.我發現沒有一個人的生命.是完整無缺的,.每個人多少少了一些東西。

有人夫妻恩愛、月入數十萬,卻是有嚴重的不孕症;. 有人才貌雙全、能幹多財,.情字路上卻是坎坷難行;. 有人家財萬貫,.卻是子孫不孝; .有人看似好命,.卻是一輩子腦袋空空。

每個人的生命,.都被上蒼劃上了一道缺口,你不想要它,.它卻如影隨形。


以前我也痛恨我人生中的缺失,但現在我卻能寬心接受,.因為我體認到生命中的缺口,.彷若我們背上的一根刺,.時時提醒我們謙卑,.要懂得憐恤。

若沒有苦難,.我們會驕傲,.沒有滄桑,.我們不會以同理心.去安慰不幸的人。

我也相信,人生不要太圓滿,有個缺口讓福氣流向別人是.很美的一件事,.你不需擁有全部的東西,.若你樣樣俱全,.那別人吃什麼呢?

也體認到每個生命都有欠缺,.我也不會再與人作無謂的比較,反而更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猶記得我那可稱為.台灣阿信的企業家姑媽,.在年近七旬遁入空門前告訴我:.這輩子所結交的.達官顯貴不知凡幾,.他們的外表實在都令人豔羨,. 但深究其裡,.每個人都有一本很難唸的經,.甚至苦不堪言。

所以,不要再去羨慕別人如何如何,.好好數算上天給你的恩典,.你會發現你所擁有的.絕對比沒有的要多出許多,.而缺失的那一部分,雖不可愛,.卻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接受它且善待它,.你的人生會快樂豁達許多。

如果你是一個蚌,.你願意受盡一生痛苦.而凝結一粒珍珠,.還是不要珍珠,.寧願舒舒服服的活著?

如果你是一隻老鼠,.你突然發覺你已被關進捕鼠籠,.而你前面有一塊香噴噴的蛋糕,這時,.你究竟是吃還是不吃呢?

早期的撲滿都是陶器,.一旦存滿了錢,.就要被人敲碎;.有這麼一隻撲滿,.一直沒有錢投進來,.一直瓦全到今天,.他就成了貴重的古董,. 你願意做哪一種撲滿?

你每想到一次就記下你的答案,.直到有一天你的答案不再變動,.那就是你成熟了!

老人,活的就是一種心態

秦伯益院士 
他是中國藥理、毒理學領域成績斐然的科學家,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少將,是院長,也是一位雲遊四方的旅行家。

年近80歲,他用“清楚、通暢、不高、不大”八字來概括自己的健康狀況:“頭腦清楚,呼吸和兩便通暢,血壓血脂血糖不高,心肝脾前列腺不大,這輩子沒住過一天醫院。”
30而立,我未立;40不惑,我常惑;50知天命,我知而不多;60耳順,我有進步,但不夠;70從心所欲,不踰矩,這點,我倒提前做到了。
我為自己作了一個倒計時的行動安排:70歲不出國,80歲不出遊,85歲不出京,90歲不出院,95歲不出門,100歲不下床,請求安樂死。

2011年11月2日晚上,中國工程院醫療保健報告會上,秦伯益院士以他自身豐富多彩的退休生活經歷,向院士們暢談了他對老年生活的認識。

人走了,茶自然會涼,而且茶水還應倒掉,因為茶杯還有它用。能作出合乎自身特點的安排,以提高自己老齡期的生活質量,這才是生活的強者。

將來我走時,不必開什麼追悼會,到時請告訴大家,我走得很愉快,很舒坦,因為我曾是一個長壽而快樂的老頭兒,我充分享受了人生,我知足了。

2010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0歲以上人口為13.26%,達到1.7765億。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在生活中出現了各種問題。

現將秦老本人對於晚年生活的感悟整理刊出,希望能給老年人帶來一些啟示。

我不是老年學研究工作者,也沒有對老年人問題作過調查研究,只是偶爾與一些老年同事談談老齡問題,逐漸感到老年人的心理狀態差別較大,這種差別對老年生活質量的影響很明顯。

什麼年齡幹什麼事


人生有不同年齡階段,青年時是女兒,中年時做媽媽,老年後當奶奶,晚年就成了太婆。在工作中,也同樣有相應的角色轉換。如體育界,青年時是運動員,中年時做教練,老年後當裁判,晚年就成為觀眾了。

這就叫什麼年齡幹什麼事。當齡時應恪盡職守,幹得有聲有色。過了這個階段,就應調整心態,進入新情況,無怨無悔。

如果做女兒時不好好學習、積極向上,就難以成才;做媽媽時如果不下撫兒女,上敬公婆,家庭就難以和美;做奶奶、太婆時如果還要事必躬親,不肯超脫,勢必自尋煩惱,難求和睦。

人難有自知之明,常見的現像是,當齡時不抓緊工作,總覺得來日方長,結果蹉跎歲月,過齡後卻戀棧不去,空憾壯志未酬。在這方面,應該提倡有點超前意識,提前作好年齡段轉換期的心理準備和物質準備。只有及早明白這些自然規律,才能在晚年活得自由自在。

就我個人而言,我曾回顧一生說:30而立,我未立;40而不惑,我常惑;50而知天命,我知而不多;60而耳順,我有進步,但不夠;70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這點,我倒提前做到了。現在,我可以自由地選擇我想做的事,不為稻粱謀,不作名利求,擇善而從,量力而行。

養老,根本還是自己養自己


前幾年,看到一本書《養老,你指望誰? 》書中列舉了現在社會上多種養老方式,如老伴、新伴、子女、親屬、保姆、組織、社會等等。分析的結果,根本的還是要靠自己。

靠自己選擇最適合於自己的養老方式,然後創造好條件,磨合好關係,使晚年生活和諧美滿。即使生活已不能自理,甚至是臨終時期,養老方式也是要靠自己在腦子清楚時作好安排。

有些人在位時叱吒風雲、志滿意得,退休後立即精神萎靡、牢騷滿腹,根本原因就在於不了解老年生活的特點,沒有及早為老年生活作好準備。相反,有的老人活得明白,及早作好準備,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仍能活得舒坦,活得瀟灑,活得有尊嚴。

鑑於此,我為自己作了一個倒計時的行動安排。大致是70歲不出國,80歲不出遊,85歲不出京,90歲不出院,95歲不出門,100歲不下床,請求安樂 死。當然,這是滿打滿算的如意算盤,實際過程會因時調整。如不能到底,就隨時中止,只求生活質量好就可以了。為此,72歲的時候業務上交了班,進入最後一 次人生角色轉換。

我通過30多年藏書,已存有5000多冊文史書籍。坐擁書城,縱目古今,樂在其中。我近10年來堅持自費獨遊,踏遍祖國名山大川,訪尋歷代人文勝跡。

大概還沒有人像我這樣在中國遊覽了那麼多的名勝古蹟。中國有世界遺產41個,國家遺產30個,世界地質公園24個,歷史文化名城110個,國家重點風景區187個,我都遊遍了。

老年生活質量,貴在心態


《朱子格言》上有兩句話:“家門和順,雖饔餮不繼,亦有餘歡。國課早完,即囊橐無馀,自得至樂”。 “饔餮”指早飯和晚飯,“國課”指向國家納稅。我們就是要追求這種境界。

現實社會中,常有社會地位很高,經濟情況很好而晚年生活不愉快的,也有很普通的百姓,經濟條件一般,但活得很愉快的。他們的差別在於心態,在於會不會安排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不勉強去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

份外之物不需要。我在普陀山法雨寺看​​到佛教學校牆報上有一則佛教故事。二小僧與眾僧友一起坐地修煉,忽兒來了一桃販,乙僧與他僧起立觀看,甲僧端坐不 動。俄頃又來一棗販,乙僧等又起立觀看,如是者三。最後甲僧修成正果,乙僧等一事無成。乙問甲,在外界誘惑面前你為什麼能坐得住?甲答,我們本來都沒有想在修煉時吃桃或棗等什物,它們來了,我並沒有覺得需要它們。我和你的差別只在於我在這些份外東西面前能夠說:“我不需要”。

好一個“我不需要!”人心的不平,往往在於不論需要不需要,人家有了,就想要。學會說“我不需要”,就可以擺脫很多煩惱。尤其是老年人,還是應該提倡不慕榮利,不相攀比,發揮個性,“自己過得好,就是好”。

功利思想不該有。 “幾十年如一日”,“活到老,幹到老”,還要“老當益壯”。這些口號,原來的精神雖然是積極的,在革命和建設的某些時刻也是需要的,但 不科學、不實際,無益於老人。世界在變,自己也在變,怎麼能“幾十年如一日”呢?老了自然要衰,怎麼還能“壯”,而且“當益壯”呢?

年富力強的被閒置,花甲古稀之年揚鞭奮蹄,這決不是好形勢。 1998年《東方之子》採訪我,我說了一段話:“新老交替是正常現象。只有蜀中無大將時,才不得不再請老將廖化作先鋒。佘太君百歲掛帥,那是一個悲劇,不應該這樣的。國家命運不能總依靠在一兩個老人身上。”節目播出以後,社會反應還是認同的。過 去很多革命口號,其實是很功利的,應該科學地審視。尤其老年人,不必再受此束縛,苦了自己,煩了他人。

過於自苦不必要。我們這一代人在長期的革命歷煉中養成了艱苦樸素的生活習慣,這種精神是很可貴的。只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今天的老年人也不必過於自苦。

我們總說:“休息是為了更好地工作”,外國人則認為“工作是為了更好地休息”。中國傳統觀念是省吃儉用,為兒為女,外國人的觀念則認為賺錢是為了花錢, 兒女18歲以後自立,各過各的日子,平安無事。看來我們有些觀念是應該有所調整了。兒孫自有兒孫福,不必太為他們擔心。

我現在收入的大部用在旅遊和買書上。有些節餘,也量力做些社會公益事情。我給孩子們留下了江南古鎮上常見的一付副聯:“世上數百年老家,全在積德;天下第一等好事,還是讀書。”

人走茶涼不奇怪。有些老年人常留戀過去“過五關,斬六將”時的輝煌,嘆惜當下空懷壯志,力不從心。我看大可不必。

什麼年齡幹什麼事,當乾時全力以赴,廢寢忘食,義無反顧;不當乾時全身而退,戛然而止,飄然而去。不要當乾時懶散拖沓,不當乾時又百般留戀。有些老年人 常沉湎於過去前呼後擁,迎來送往的熱鬧場景,嘆惜現在門庭冷落,寂寞空靈,“人一走,茶就涼”。甚至埋怨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真有說不完的苦惱。我看也大 可不必。

人走了,茶自然會涼,不僅會涼,而且茶水還應倒掉,因為茶杯還有它用。能根據情況變化,作出合乎自身特點的安排,以提高自己老齡期的生活質量,這才是生活中的強者。

老人,活的就是一種心態


孤獨也是一種享受。老年有成熟之樂、天倫之樂、發展個性之樂、領受興趣之樂,還有孤獨之樂。孤獨時有廣闊的思想空間,有充分的行動自由,有全額的可支配時間,有不受干擾的心靈天地。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可以調素琴,閱金經”。蘇東坡寫過:“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很多大思想家、大科學家、大文學家、大藝術家的不朽作品往往是在孤獨的境遇中創作出來的。

我不是提倡老人過孤獨的生活,而是說明孤獨也是一種享受,一種美。要善於享受孤獨,不必懼怕。

無所求,也就無所失。上面談到養老主要還是靠自己。我們既應強調社會關心老人,更應強調老人自己關心自己。老年生活過得好不好,部分在社會,多半在自 己。老人越是希望社會關心自己,越是難以感到滿足;越是不要求社會關心自己,越是容易感到幸福。如果迷戀於“發揮餘熱”、“子孫孝順”、“弟子尊師”、 “公眾敬老”、“社會回報”,往往容易產生失落感。無所求,也就無所失。大徹大悟後,自然就免除了大悲大痛。

“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快樂是一種心境,是一種主觀感受。有的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把好日子也過苦了。有的人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得到快樂,樂其 所樂,甚至苦中作樂。應該學會隨遇而安、知足常樂、自得其樂。知識界的老人更可發揮自己的知識優勢和對人生的感悟獲得更多的快樂。有作有為有馀歡,無欲無 求無煩惱。

最近中國工程院原院長徐匡迪同志談到要做到老年三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對快樂的高度境界,能達到這種境界,就無處而不樂,無時而不樂了。

笑對歸宿。死亡既然是最後的歸宿,生命的必然,自然也就沒有必要過多地害怕了。一切順其自然,交給“命運”就是了。

我參觀過英國聖·克里斯朵夫臨終關懷醫院,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臨終關懷醫院,已有100多年曆史。那裡的病人大多時間在活動室裡看書、打毛衣、玩牌、 禱告、唱詩、看電視。每周有志願者來陪他們聊天。醫生卻對我說,這裡的大多數人生命大約只剩一個月左右——臨終前一個月他們還可以無痛苦地享受人生。

我驚嘆西方發達國家人文關懷的進步,我也堅信中國不久也能達到這個水平。

我已經向家人和學生交待,將來我走時,不必開追悼會,因為我不喜歡那種裡面哭哭啼啼,外面嘻嘻哈哈的尷尬場景。到時如果無法推辭,非要安排一個遺體告別儀式的話,也不必奏什麼哀樂,而要播放一段舒曼的《夢幻曲》或薩克斯管演奏的《Going home 》,並告訴大家,我走得很愉快,很舒坦,因為我曾是一個長壽而快樂的老頭兒,我充分享受了人生,我知足了。


健康時報記者 劉永曉/整理


Thursday, June 18, 2020

可敬的擺地攤人

已經上課幾分鐘,大學校長才滿頭大汗跑進教室,不好意思地向學生們解釋說:「遲到了幾分鐘,夫人忙不贏,幫她看了會攤子,同學們見諒!」
這個校長就是「大概或者也許是,恐怕似乎不見得」的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琪
梅貽琪是中國第一批庚款留美學生,1914年由美學成歸國。歷任清華學校教員、物理系教授、教務長等職。1931-1948年任清華大學校長,也是清華史上任期最長校長。

梅校長,夫人及長女 (circa 1920)


剛出任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就放棄校長可以享受的免交電話費、免費雇傭家庭幫工等「特權」。辭去司機,自己學開車;辭去廚師,讓夫人下廚,甚至連學校供應的兩噸煤也不要。

其實當時清華有相當豐厚巨額庚子賠款基金,可梅貽琦卻分文不取。

1937年的全面抗戰爆發,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合併為西南聯大,並分三路西遷昆明。校務委員會主席梅貽琦全面負責大學管理,隨同聯大西遷的還有夫人韓詠華和5個子女。

國難當頭,大後方糧食短缺,經濟落後,生活非常艱苦。很多師生開始出現營養不良狀況,作為校長梅貽琦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一邊將自己值錢的家什當掉以補貼師生生活,一邊拼命向政府請求資金補貼。申請給教師、困難職工的補助金,梅貽琦也高風亮節主動放棄了。在校長梅貽琦的努力下,大多數師生脫離了窘境。

可梅貽琦自己和家人卻並未因此得到生活改善,他一個月的工資只能維持一家人半個月的生活,因為錢實在不夠用,一家人面黃肌瘦。迫於無奈,出生天津望族的校長夫人韓詠華心急如焚:長期貧困的生活會嚴重影響孩子們的成長和健康。為了支持丈夫的教育事業,也為了同時維持家裡的生計,經過數日市場調研,昔日的名門閨秀決定放下面子和身段去擺攤。

她身穿布褂子挎著小竹籃開始擺地攤,叫賣自己親手製作的糕點。她並不敢去人太多熱鬧的地方,怕遇見熟人,怕被人認出。畢竟讓人知道堂堂大學校長的夫人居然跑去擺攤賣糕點補貼家用,還是拉不下臉面的。但後來,她發現擺攤賣糕點確實可以讓花椒巷一家七口的生活得到改善。她的膽子也大起來,畢竟面子不能當飯吃,但擺攤卻可以讓一家人有飯吃。在妻子的影響下,校長先生也開始加入了擺地攤的陣營。有時候,夫人忙不過來時,校長梅貽琦也會早起幫忙叫賣。所以才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西南聯大的教授家屬們,受校長夫人樂觀堅韌的精神感召,紛紛組成互助組,自力更生,出門賺錢。後來為了更好地售賣糕點,梅貽琦和教授們給地攤糕點取名叫「定勝糕」,意為「抗戰定勝」!

隨著銷路的打開,韓詠華地攤糕點也開始走向櫃台。她找到一家叫冠生園的糕點店,寄賣她的糕點。定勝糕開始叫響西南聯大和昆明城。都說強龍壓不過地頭蛇,大學這片淨土也未能幸免。

當時的「雲南王」龍雲在資金、人力等方面給予了西南聯大很大的支持。

龍雲女兒沒有考上聯大附中,他親自來拜訪梅貽琦,希望破例錄取。梅貽琦卻不卑不亢地說:可以安排教授為他女兒做家教,讓她明年再考。龍雲很生氣,但後來得知梅貽琦自己的女兒也沒考上西南聯大,只能去了燕京大學,才對此釋然。

校長梅貽琦就是這樣不畏強權,堅持原則,一心想辦好他心中的大學。

Tuesday, June 2, 2020

難度無缘之人


人們流著淚問佛:「您既神通又慈悲,為何還有人受苦? 」

佛的眼眶泛紅:「孩子!我雖有最大的神通力,但依然有四件事情是做不到的。」

第一,因果不可改:自因自果,别人是代替不了的。

第二,智慧不可賜:任何人要開智慧,是離不開自身的磨練。

第三,妙法不可說:宇宙真相用語言講不明白,只能靠你自己實證。

第四,無缘不能度:無缘之人,他們是聽不進我的話的。

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難度無缘之人。

Video 1.  《阿彌陀佛祈禱文》(YouTube link)


原來
“修行千劫,只求一悟”。
"修智慧,不修制約!"❇️

🔆叩拜:
不是彎下身體,
而是放下傲慢。

*🔆念佛:
不是聲音數目,
而是清凉心地。 

🔆合掌:
不是併攏雙手,
而是恭敬萬有。 

🔆禪定:
不是長坐不起,
而是心外無物。 

🔆歡喜:
不是顏面和樂,
而是心境舒展。

🔆清修:
不是摒棄欲望,
而是心地無私。

🔆布施:
不是毫無保留,
而是愛心分享。

🔆學佛:
不是學習知識,
而是踐行智慧。

🔆成道:
不是看見佛祖,
而是終於看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