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28, 2023

生きがい―早上起床思考活著的理由

作者:Michiko Tomioka,MBA,RDN 

在日本,有一個流行的概念叫做“ikigai”(生きがい),意思是每天早上起床,思考自己活着的理由。

自從我媽媽在 2018 年被診斷出患有癌症以來,她的 ikigai 一直是,保持健康並每天醒來時感覺比前一天更快樂、更感恩。

作為一名營養師,我一直受到媽媽講究的飲食和積極的人生觀的啟發。 如今,85 歲的她已是一名癌症倖存者。

來,笑一個😜😉


五個養生法則

以下是她的五個養生法則,讓自己充滿歡樂和有目標,好過着長寿、幸福的生活:

1.吃減輕炎症(inflammation)的食物

當我媽媽接受癌症治療時,她在飲食中強調傳統的日本食物。 這意味著她的廚房裡有大量抗炎和增強免疫系統的選擇,例如:

  • 枸杞和肉桂作為甜味劑
  • 海藻、姜、葛(kudzu)和抹茶之類的綠茶
  • 富含 omega-3 的海鮮,如鮭魚(salmon)和鯖魚(mackerel)
  • 味噌(發酵大豆)、nukazuke(米糠發酵蔬菜)和 umeboshi(日本醃梅)

她避免食用绝大多數的加工和包裝食品,包括肉類和動物脂肪、多油的或油炸食品、含糖零食、乳製品和酒精。

時至今日,她仍然保持著這種謹慎的飲食習慣。

2. 尋找笑的理由

我媽媽總是說:“抱怨只會帶來更多的抱怨,但感恩和歡笑會帶來幸福。”

研究發現,笑療法在癌症治療過程中具有好處,例如改善心理健康和免疫功能。

即使是像看喜劇節目或閱讀有趣的漫畫,這樣簡單的事情,也能提昇我媽媽的心情,幫助她度過困難時期。

3.擁有一個可依靠的社區團體

在她的康復期間,成為社區的貢獻成員對於我媽媽的康復過程至關重要。

她一直是個獨立的人,喜歡單獨做事。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她了解到尋求幫助的重要性,即使是像切西瓜這樣簡單的事情。

透過小小的互動,也能為持久關係奠定良好的基礎。

4. 生活中有盼望、有期待,包括和你所愛的人相聚

這可以是任何事情,從去雜貨店到參加禮拜儀式,再到與朋友和家人一起去聽音樂會等等。

今年,我媽媽最興奮的是她的孫子十二月畢業後來看望他。

當你有一些值得期待或努力的目標時,你就有了一個 ikigai 和目標,讓你每天都保持快樂和動力。

5. 與比你自己更大的未知建立關係

我媽媽從她的精神生活和傳統信仰中,得到了很多安慰和快樂。 她的一天是從燒香念佛開始的。

她每個月都會去當地的神社 3 次,進行祭祀儀式,該寺廟已經維持了 1,300 多年。

她為家人的健康和安全祈禱,會見神道教牧師(shinshoku),並與朋友和社區成員共進午餐。 與比她自己更大的未知建立的這種關係,有令人難以置信地療愈效果。而她從不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Michiko Tomioka,MBA,RDN 是一位經過認證的營養師和長壽專家。 她在日本奈良出生和長大,注重植物性飲食。 她曾在物質回收中心、特許學校和食品銀行擔任營養職務。

大象為照顧牠們的恩人守靈

The Amazing Story of the elephant whisperer (YouTube link)

2012 年,勞倫斯·安東尼(Lawrence Anthony)(拯救大象的人)去世後,一群大象步行 12 個小時來到了他的家—儘管沒有人通知提醒牠們勞倫斯去世的消息。

牠們在勞倫斯的房子周圍靜靜地守候,站了兩天,顯然是在為勞倫斯守靈。

整整一年後,在他去世的周年紀念日,同一象群再次來到他家。


故事由來


1999 年,當南非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勞倫斯·安東尼(Lawrence Anthony)被要求收容一群“製造麻煩”的大象,居留在他所擁有的圖拉圖拉(Thula Thula) 保護區內時,他的本能告訴自己要拒絕。 

但是他知道,圖拉圖拉(Thula Thula) 保護區是這群大象(臭名昭彰的逃跑專家)最後的生存機會。 如果勞倫斯不帶走牠們,牠們可能都會被殺死。 

所以他同意了。 但在搬遷安排完成之前,大象再次暴動,造成象群女族長和她的孩子被槍殺。 剩下的大象受到了驚嚇,非常憤怒。 牠們一到達圖拉圖拉就開始計劃逃跑。 

之後勞倫斯屢次努力與大象溝通並設法拯救牠們免遭處決的命運,他開始意識到大象正教給他,很多有關象群間彼此之間的愛、忠誠和自由等觀念。 

在保護區的背景下,加上令人難忘的人物和奇特的野生動物為題材,勞倫斯寫下了《大象低語者》(Elephant Whisperer) 一書。 這本書發表之後,立即吸引了全世界很多的動物愛好者。

Sunday, August 20, 2023

我們是最後一代

作者: Yi-Jing Lin 林宜敬

1987年畢業於台大資訊工程系,1995年取得美國布朗大學電腦科學博士學位。曾任台大棒球隊三壘手、美國IBM華生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趨勢科技新產品研發部協理。2002年創辦艾爾科技(MyET),目前擔任該公司執行長。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如果三年前有人跟我說,人工智慧將會變得比人類還聰明,那我一定會認為他在胡說。

但是隨著ChatGPT、MidJourney、DALL·E等大型類神經網路(Neural Net)的高速發展,現在我也開始擔心了。

也許幾年內人工智慧就會變得比人類還聰明,而我們將會是「最後一代」。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類神經網路的運作方式,跟以前傳統的電腦程式很不一樣。

傳統的程式,靠的是加減乘除以及邏輯運算,一切都是程式設計師「設計」出來的,所以對於傳統程式的運作原理,程式設計師們自己當然是一清二楚。

但類神經網路是模仿人類大腦而建造的,他的能力是「訓練」出來的,而不是「設計」出來的。

所以就像身為老師的人,往往搞不懂自己的學生是怎麼想的一樣,身為類神經網路訓練者的工程師們,往往也搞不懂自己做出來的類神經網路究竟是怎麼運作的。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人腦的思考能力,來自於一些透過突觸(Synapses)互相連結的腦神經元細胞(Neurons);

而人工智慧類神經網路的思考能力,也是來自於一些透過參數(Parameters)互相連結的人造類神經元。

人類在學習的時候,腦神經元的突觸連結方式會發生改變;而人造的類神經網路在學習的時候,參數的數值也會發生改變。

動物的腦,突觸的數量越大,思考學習能力越強;而同樣的,類神經網路的參數越多,思考學習的能力也越強。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早期的類神經網路所包含的類神經元數目,了不起也不過是幾萬個,恐怕比一隻蟑螂的腦神經元數量都還要少。

所以早期的類神經網路都只能專注於某種特殊功能,像是下圍棋、幫照片著色、或是將語音轉換成文字等等。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但是近幾年,許多大型的科技公司野心變大了,開始去訓練一些稱作 Foundation Models 的超大型類神經網路。

像是 ChatGPT 以及 DALL·E 背後的 GPT-3,就是一個擁有1750億個參數的超大型的類神經網路 。

而科學家們估計,人腦大約有100兆個突觸。GPT-3 的 1750億個參數跟人腦的100兆個突觸相比,只有五百分之一左右,所以GPT-3的思考記憶能力,終究還是比不上人腦。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但是GPT-3所受的訓練跟人腦所受的訓練一樣,已經是多方面的。

它閱讀過無數關於天文、地理、歷史、物理、化學、音樂、以及程式設計的網路文章,

所以它就像一個精通數十種語言,同時還上過天文、地理、歷史、物理、化學、音樂、程式設計等各種課程的傢伙一樣,什麼都能聊。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科學家們訓練 GPT-3 的方式,是讓GPT-3大量閱讀各種從網路上蒐集來的文章,然後叫 GPT-3 寫短文給真人老師批改。

然後科學家們為了省事,又去設計訓練出一個「人工智慧家教」(Reward Model),用他來替代真人,專門幫 GPT-3 批改作業,進行訓練。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而 GPT-3是個好學生,他不會死讀書,他會消化吸收,他會把它學到的知識內化(Internalize),轉化成類神經元上面的參數數值。

ChatGPT 很老實,當我們問 ChatGPT 問題的時候,它並不會臨時抱佛腳,偷偷上網去找資料,它也不會偷看小抄,把預先寫好的答案整段背給我們聽。

ChatGPT 的回答真的都是「GPT-3 自己想的」,「GPT-3 自己記得的」。

所以每當有些人埋怨,說ChatGPT 的回答往往不盡正確,我都會覺得他們是苛求了。

因為 GPT-3 的年紀還不到一歲,他已經算是個博聞強記的天才兒童了。一般人絕對記不得那麼多的事情。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而更厲害的是,像 GPT-3 這樣的類神經網路之所以被稱為 “Foundation Models” (基礎模型),

就是因為創造它們科學家們,把它們類比為受過基礎語文訓練及通識教育的「通才」。

只要我們把 GPT-3 複製一份,然後對它進行密集的天文學訓練,那它就會變成一個天文學家;

只要我們再把 GPT-3 複製一份,然後再對它進行密集的經濟學訓練,那它就會變成一個經濟學家;

只要我們再把 GPT-3 複製一份,然後再對它進行密集的物理學訓練,那它就會變成一個物理學家。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如果這還不夠讓你覺得驚恐的話,那科技界盛傳,繼GPT-3之後,下一代的 GPT-4 馬上就會在今年推出了。

據說 GPT-4 的參數數量會是 GPT-3 的 500 倍,也就是100兆個,跟人腦的突觸數量相當。

很顯然的,GPT-4 的設計者就是要做出一個跟人腦腦容量相當的人工腦,一個名副其實的「電腦」。

然後GPT-4絕對不會是人工智慧研究的終點站,接下來很可能會有人腦 500 倍容量的 GPT-5、人腦 25 萬倍容量的 GPT-6。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所以順利的話,一年之後,研究所的學生都不用再自己寫論文了,因為論文可以交給 GPT-4 寫,而且寫的絕對比大部分的研究生都好;

同樣的,大學的教授們也不用再浪費時間上課、指導論文了,因為反正學生的作業跟論文都是 GPT-4 寫的,

教授們不如把 GPT-4 複製一份,直接去教 GPT-4 做研究、寫論文;

然後教授們訓練出來的 GPT-4、GPT-5、GPT-6會越來越厲害,厲害到他們青出於藍,總有一天會比當初訓練出他們的教授們還厲害,

可以自己做研究、自己訓練下一代的 GPT-7 、而且去跟 Google、百度訓練出來的類神經網路進行學術討論了。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所以我們很可能是最後一代。

我們可能是最後一代的真人研究生、最後一代的真人指導教授、最後一代的真人學者。

至於人類接下來會怎麼樣?很抱歉,請不要問我,因為一年之後,我的臉書應該都是由 GPT-4 或是 GPT-5 代寫,

而且它們會是經過我特殊訓練過,寫作風格跟我完全一樣的類神經網路寫手。

而當然,各位也不用自己留言提問了。因為到時候,各位自己訓練出來的類神經網路網友們也會自動留言提問,自動幫我的臉書文章按讚。

我們是最後一代的真人臉友。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𓆟 𓆞 𓆝

博客作者: 開母

我們可能真的是最後一代了是最後一代能獨立思考能倚靠自己的能力過簡單純樸的生活了 

有了人工智慧(AI)它需要更多的計算元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需要更多的冷媒(例如水)來降溫需要更多的稀有金屬來製造晶圓(所以需要破坏更多的環境 

因此AI會加速環境污染的問題它會造成更嚴重的缺水缺電它會加劇贫富不均inequality 的問題因為你若無電腦或類似設備,去使用那AI資源或無能力負擔那不便宜的AI 工具的費用你鐵定淪落為次等人 

最後,萬一AI有朝一日突然大當機的話後果更不堪設想。因為人可能已忘記怎麼使用人腦,如何過簡單的日常生活了那時你我從末代皇帝,一下子被貶為人下人!

Saturday, August 19, 2023

令人憂心的美國早發癌症趨勢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估計,到 2023 年,將有 2百萬美國人會被診斷出患有癌症。其中在男、女性中的第一大癌症是

  • 男性一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 女性一乳腺癌(breast cancer)

這兩種,各估計都將有30 萬個病例。但這當中尤以早發癌症(early-onset cancers)最令人憂心。[1]

根據年齡分類,早發癌症每年的百分比變化


美國50歲以下人群的癌症發病率


新數據顯示,早發癌症(定義為 50 歲以下人群中診斷出的癌症)的發病率在美國正逐年增加,但明確資料有限。

在一項最新針對全美562,142 人由2010 年至 2019 年期間所做的隊列研究(cohort study),其資料顯示:早發癌症總體上升趨勢裡,在 30 至 39 歲間的年輕人當中,最為明顯。

分析也顯示,乳腺癌(breast cancer)的發病人數最多。但在所有早發癌症中,胃腸道癌症(GI system)的早發病率卻增長最快:平均每年增加 2.6%。 

當再對早發胃腸道癌症按類型進行分析統計時,數據顯示

  • 闌尾癌(appendix): 15%↑
  • 膽管癌(intrahepatic bile duct): 8.1%↑
  • 胰腺癌(pancreas): 2.5%↑ 

根據器官分類,早發癌症每年的百分比變化

參考資料

  1. Patterns in Cancer Incidence Among People Younger Than 50 Years in the US, 2010 to 2019

Monday, August 14, 2023

桑格利亞(Sangría):西班牙的一種潘趣酒

在西班牙旅行時享用的桑格利亞汽酒(Sangría)


如果你去日本旅行,可能最常見的是清酒(Sake);在葡萄牙的話,最常見的是波特酒(Port wine)。相對的,在西班牙旅行的話,你可能就常見到它有名的桑格利亞汽酒(Sangría)。

桑格利亞起源於西班牙和葡萄牙,它是一種帶酒精的潘趣酒(punch)。 常見的桑格利亞汽酒有兩種:紅桑格利亞白桑格利亞。 

紅、白桑格利亞


桑格利亞汽酒的顏色取決於酒。 紅桑格利亞是用紅酒釀造的,白桑格利亞是用白葡萄酒釀造的。

桑格利亞因產地而異,因此成分也有所不同。

基本成分


桑格利亞汽酒的原料有很多種,但基本配方主要包括:[1]
  • 紅酒
    • 可選擇沒有殘留糖分的、果香濃郁的西班牙紅酒
  • 白蘭地
    • 白蘭地是桑格利亞的重要成分
    • 可使用西班牙奧哈酒(Spanish Rioja wine)或稍烈些的總統白蘭地(El Presidente brandy )
    • 白蘭地可為桑格利亞增添額外的甜味和果味
  • Triple Sec
    • Triple sec 是一種濃烈、帶甜味、無色有橙味的烈酒
    • 它由苦甜橙子的干燥果皮製成,酒精含量可從15% 到40% ABV 不等
    • 選擇高品質的 Triple Sec 以添加額外的橙味
  • 果汁
    • 可使用橙汁、檸檬汁和冷凍濃縮的檸檬水
  • 水果
    • 需要切片的檸檬、橙子、酸橙(lime)和櫻桃(maraschino cherries)等水果
  • (可另選擇)
    • 如果您喜歡你偏甜的桑格利亞,可添加一些白糖
  • 碳酸水(可另選擇)
    • 可添加碳酸水,以產生一點嘶嘶聲
小撇步:在飲用前,應先放置幾個小時。 這樣配製而成的桑格利亞,絕對可成為你派對中,最搶手的飲料。

在日本行時享用的清酒(Sake)

Friday, August 11, 2023

義大利忠誠的毛小孩—菲多

Borgo san lorenzo, monumento al cane fido
Piazza Dante, Borgo San Lorenzo monument to Fido (Sailko, CC BY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日本有一隻有名的忠犬,叫"八公" (Hachikō)。無獨有偶,在義大利也有一隻忠犬叫菲多(Fido)。

菲多的故事


菲多是一隻毛茸茸、無家可歸的混種狗,流浪在意大利街頭。在 1941年,它被發現受傷並困于街旁溝渠裡。 一位磚窯工人叫卡洛·索里亞尼(Carlo Soriani)的救了他,看到它很小而且很脆弱,決定帶他回家收養。

送往迎來

卡洛給它取名叫菲多(Fido源自拉丁語 fidus,意思是“忠實”)。它果如其名非常忠誠:菲多到處跟著卡洛。每天早上,菲多都會陪着卡洛走到公交車站,直至主人上車後。 然後毛小孩就呆在附近,等待它的人類朋友回來。這種情況持續了兩年,直到 1943 年 12 月。

突如其來的噩耗

此時二戰正打得如火如荼,聯軍的轟炸也波及至意大利。正巧炸彈不幸地落在卡洛工作的工廠。

那天下午卡洛沒有像往常一樣地下車。 菲多在那裡等了很長一段時間,但當卡洛顯然不會回來時,它回家了。此時它的人類朋友,卡洛的妻子,正在為突如其來的噩耗而傷心哭泣。

第二天一早,菲多就出發了,它在公交車站呆了一整天。 當它的人類朋友顯然不會回來時,它在晚上才離開。

主人您在那裡?

早上菲多又回來了。如此菲多度過了它餘生的每一天,整整十四年。

菲多等待已故主人回家的真實鏡頭 (YouTube link)

報章雜誌的頭條


菲多(1941年 - 1958年6月9日)由於對已故主人表現出堅定不移的忠誠,於1943年引起公眾關注。 它成了許多意大利和國際報章雜誌的頭條。例如在1957 年 4 月,《時代》雜誌發表了一篇關於 Fido 的文章。在意大利其他各地的新聞短片中也有報導,最後並授予菲多多項榮譽,包括為它豎立的公共雕像。 

Who Scared Who? (YouTube link)

Thursday, August 10, 2023

新冠肺炎病毒已消失的迷思

卡爾加里(Calgary)及周邊地區全部廢水中的 SARS-CoV-2 RNA含量 (資料來源

今年暑期時間,由於天氣酷熱,造成人們多半時間滯留室內,再加上防止感染的防護措施逐漸減少。最近美國新冠肺炎住院治療人數再度昇高。

美國每週新入院的 COVID-19 病例[5]


新入院人數上升了 43%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7 月最後一周,新冠肺炎入院人數(總共9056人),較截至 6 月 24 日當週的低點(總共6303人),上升了 43%。[2,5]

儘管新冠肺炎入院人數,仍低於過去三年來的任何其他時間。但全國各地的公共衛生官員,都敦促要謹慎對待近日病毒傳染的提高趨勢。 

這種病毒,已在全球造成數百萬人死亡。仍然對老年人和免疫系統受損的人構成致命威脅,即使在沒有危險因素的人群中,也可能會導致長期的新冠症狀。


病毒已消失的迷思


幾個月前,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肺炎不再是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聽起來不錯,直到您意識到這是因為它現在是“一個既定且持續的健康問題”。哦,它仍然是一種流行病。

在圖一,它顯示在加拿大卡爾加里(Calgary)及周邊地區,廢水中 SARS-CoV-2 RNA含量。這含量顯示:新冠病毒仍然在社區間傳染,並未消失

圖一也警告大衆,病毒傳播雖趨缓慢持平,但其傳播,仍然維持相當高的水平,並未完全減低。 


參考資料

Monday, August 7, 2023

如何預防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怎麼預防!睡前抬腿有用嗎?(YouTube link)

靜脈通常負責將血液從身體其他部位輸送回心臟。為了使血液回流到心臟,腿部的靜脈必須克服重力作用。靜脈瓣功能減弱(或稱靜脈瓣功能不全)可能會引起靜脈曲張Varicose Veins)。這些減弱的瓣膜會導致血液在靜脈中積聚,而不是流向心臟。血液在靜脈中積聚會導致靜脈擴張,從而在皮膚下顯現。

靜脈曲張預防方法


改善血流和肌肉張力,可幫助降低發生靜脈曲張的風險。 根據妙佑医疗(Mayo Clinic),以下是幾種預防靜脈曲張的方法:[1]
  • 避免穿高跟鞋和緊身襪
  • 經常改換坐姿或站姿
  • 吃高纖維、低鹽飲食
  • 鍛煉身體
  • 坐著或躺著時抬起雙腿
  • 注意你的體重

靜脈曲張冷知識 (YouTube link)

參考資料


Friday, August 4, 2023

張忠謀為何能成功(2/2)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兩種:
  • 一半是靠機會和運氣
  • 另一半是靠經驗及遠見
在此文,作者將分析為何經驗及遠見是張忠謀成功的第二個原因。

遠見卓識


如果說張忠謀的成功,只是憑靠機運,那就大錯特錯。更重要的因素,是他有遠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見識。

一般人缺乏的就是遠見卓識。

我們常犯的錯誤是,只關注某一部分或某一時刻的利益,而忽視了整體和最終的結果。凡事都要着眼長遠並做全面考量。

學習知識、累積經驗、提高智慧。

要想有廣闊的視野,則需對各方面的情況都要有一定的了解。而這些知識可以透過閱讀、工作、日常生活、旅遊、或者經驗交流等方式來獲得。 

半導體未來在亞洲


在1980 年代早期,德州儀器 (TI) 在日本新開設了一家芯片工廠。 生產線開工後三個月內,該工廠生產芯片的“產量” (yield)竟然是公司在德克薩斯州工廠的兩倍。 

當時張忠謀有幸被公司派往日本,去了解這產量之謎。 

他當時觀察到,關鍵在於日本的員工和技術人員素質較高、流動率較低。而美國卻無法招聘到同等水平的員工。 譬如美國一處工廠的主管,其最佳人選只擁有法國文學學位,但沒有任何工程學背景。 張忠謀因此得出​​結論,先進半導產業的未來在亞洲。

成為大家的代工廠


1984 年,張忠謀加入了另一家芯片公司通用儀器公司。 在那他遇到了一位企業家,後來這位企業家創辦了一家只設計芯片而不生產芯片的公司,這在當時並不常見。 這企業家發現了一個後來被證明是未來的新趨勢 — 微芯片可以在一個地方設計,但在另一個地方製造。

1987年,張忠謀創立台積電。 他的商業模式很清晰:台積電將為其他公司製造芯片,而不是設計它們。 這意味著他只需要贏得業內人士的支持,然後專注於他最擅長的領域 — 製造業。

後來「成為大家的代工廠」就形成台積電策略核心。台灣在製造生產方面的良率優勢,讓他能向國際客戶推銷爭取訂單,後來台積電因客製化產品的強大競爭力,才能成為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環。

利用經濟規模打敗對手


張忠謀從一開始就計劃讓台積電進軍全球市場。 他在公司引進了台灣少見的專業管理體系。 為了營造國際化環境,內部溝通均使用英語。

事實證明他的願景,是正確的而有預見性的。製造芯片涉及數百個步驟, 隨著半導體的演進,製造變得更趨複雜,最後只有少數公司有能力嘗試,成本也成為天文數字。

多年來,張忠謀一直堅持下去,而其他人則退出了。張先生知道, 如果台積電能夠吸引足夠的客戶,利用經濟規模,它就有機會擊敗英特爾和三星。

張忠謀於2021年演講時拿出一份資料,是他於1998年為台積電手寫的唯一發展策略。其中評估方法有十幾條,唯一「不做」的是低價策略。

台積電商業模式是以「客戶是誰」為定,不是「產品是什麼」為定,台積電的商業模式是半導體製造服務,客戶是「別的半導體公司」,所以他最常做的事情是到歐美各地拜訪客戶,因為客戶要的是真正的技術支援和合作,唯有接近市場、保持和客戶互動,才能做好生意。

總結


台積電的成功,張忠謀功不可沒。可是台積電的成功也不光是一個人的功勞。其上有政府全力支援買單,其下有精明幹練的團隊。各盡其責、各負所托,才有今天的台積電。

台灣早期工業起步,政府施政方針正確,措施得當。于1973年設立了工業技術研究院,以科技研發帶動產業發展。當時工研院人才濟濟,俺然成為台灣科技產業人才陪訓大本營,帶動了台灣電腦以及相關半導體產業的欣欣向榮,成功地將台灣經濟由重工業轉型為高科技。

張忠謀表示,他從美國來台灣之際沒有帶任何班底,當年在美國德州儀器的老同事都認為這樣很難做事。殊不知,政府那時已透過工研究的研發陪訓,培養出一批批可供張先生使用之才。所以只要用人唯才,工作團隊就自然而然形成。

但如張先生在出席台積全球研發中心啓用典禮時,語重心長的說:
在19世紀時期,英國海軍非常的強盛,曾經征服印度,掀起了鴉片戰爭等等。但直到20世紀時,它們才有一個海軍部自己的家。
然而事實上,自從海軍部大樓建立之後,英國的海軍就開始沒落了。
張先生以此勉勵台積電全體員工,千萬別好大喜功,重蹈覆轍。

張忠謀出席台積公司全球研發中心啟用典禮 @32:47 (YouTube link)

作者

開母 (取意于"開"心之"母")

參考資料


張忠謀為何能成功(1/2)

張忠謀出席台積公司全球研發中心啟用典禮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兩種:
  • 一半是靠機會和運氣
  • 另一半是靠經驗及遠見
在此文,作者將分析為何機運是張忠謀成功的第一個原因。

機運


機運是由兩個字所組成:一個是"機"會(或時"機”)、另一個是"運"氣。

個人的機運,有時是純屬運氣。而運氣來與否,却是個人無法左右的。然而一個人的成功與否,不能全憑運氣,有時機會更重要。沒有機會開路,常造成走許多冤枉路一一費時又不討好。

未入福特汽車公司反而是好事


拿運氣來說。張忠謀說當初求職時,因為一美元之差,他進了Sylvania(一家不太知名的電子公司),而非福特汽車公司。但事後張忠謀回憶起來,却認為這是一樁大好事。

話說1955年,當他兩次未能通過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學位資格考試時,決定去就業市場試試。他找到了一些工作,其中有兩家公司提供最好的條件:一是福特汽車公司、另一是Sylvania。 

福特汽車當時答應,提供張忠謀每月 479 美元的工酬,並計畫安排他在底特律的研發中心工作。而Sylvania却答應每月提供他480美元。

張忠謀發現了這1美元的差異,就打電話給福特汽車要求分派同等的工酬。沒想到原本友善的招聘人員變得充滿敵意,並告訴他不會再多給一分錢。

所以張忠謀選擇了Sylvania。在那裡,他反而得以了解晶體管(transistors)一一 這是當時微芯片(microchip)的最基本組件。

張忠謀說:「那是我半導體職業生涯的開始。 現在回想起來,這真是一件好事。」

職業生涯正走近“死胡同”


在1958年,張忠謀加入了德州儀器 (Texas Instruments ) 。他在德州儀器25年的職業生涯中 (1958至1983), 最後爬升至負責全球半導體業務的集團副總裁。

1970 年代後期,德州儀器 (TI) 將重點轉向新興的計算器、數字手錶和家用電腦市場。 當時負責半導體業務的張忠謀,意識到自己的職業生涯正走近“死胡同”。所以在1984 年,張忠謀跳入另一家芯片公司通用儀器公司 (General Instrument) 。

危機變轉機


此時恰逢台灣想從勞動密集的重工業經濟,轉型至高科技經濟。 所以台灣官員當時,正積極籌謀發展半導體產業。他們相中了享有芯片專家聲譽的張忠謀。

在1985年,張忠謀應時任行政院長孫運璿之邀,從美國第一次來到台灣,並擔任工研院院長,隨後兼任聯電董事長。1987年2月,他代表工研院前往荷蘭,與飛利浦合資成立台積電。因此辭掉工研院長一職,專任台積電董事長兼執行長,創立了台積電。

正當張忠謀事業發展,似乎已接近死胡同時。台灣經濟正好也要轉型,給了他一個機會。那時張忠謀也看好台灣的製造產業有與日本相等的能力及水準。所以當機會來時,就毫不猶豫地抓緊它。

從美國來到台灣發展時,他未帶任何班底,但這並未成為他的阻礙。最後還是成功地將台積電半導體產業帶上世界舞台並成為其佼佼者。

作者

開母 (取意于"開"心之"母")

參考資料

Thursday, August 3, 2023

往事回味 :四年級生、梨山果園打工紀實(2/2)

附註:環山所在位置離梨山大約有半小時車程。環山打工,是作者就讀大學時,第一年暑假(1975),遠征中橫,居留于梨山附近果園,工作時的所見所聞。




群山環抱


環山地如其名,四周群山環繞。在此可以看到雪山以及其他許多不知名的山峰、山胍。青翠的山峰填滿了視野,也彌補了我們心靈中的空虛。

站在溪底往高望,遠方有那插天而立的雪山;也有一座有如神話般的仙山,山頂上常環繞着祥雲瑞氣,當它矗立在晨曦暮靄中,更顯得神祕。

日出、日落


看過大禹嶺的日出和雲海嗎?
這裡因地勢的關係,太陽在六、七點之後,才緩緩地昇上山頭。煞那之間,那赤熱的火球,釋放出萬丈的光芒。就像有支畫筆將崇山萬嶺,塗抹成一片粉紅,繼而橙紅、鮮紅、火紅。為清晨重啓了一日生機,週而復始。



白天經過八個小時辛勤的工作,我總是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工寮。有時不經心地抬頭一望。黃昏時刻,藍色的天空,已悄悄地被落日給裝飾上五颜六色、繽紛的色彩。

打工的日子就是這樣,不經心地渡過。白天的工作雖然辛苦,但在視覺、心靈上,也得到大自然的宴嚮回饋。尤其是夜晚的來臨,整個天空,瞞天舖地地灑滿了星斗,讓人驚嘆穹蒼的浩翰、奧秘,終生難忘。

農場打工


山上除了天上的景觀,地上更誘人的就是農場裡種植的水果-蘋果、梨子及水蜜桃。農場佔地十七甲,當時已有十一甲所種的果樹開始結果。每天早上從八點至十二點,下午從一點至五點,是打工時間。在此段時間內,我們會細心地照顧果樹,工作包括施肥、撒農藥、剪枝、收成以及搬運。諸如此事,整天讓你忙得團團轉。

工作之餘的閒暇時間,也可難得的自由自在,為所欲為。或察看我偶而在南山坡上發現身約七吋長的大蝴蝶,衪正在脫殼,棲息于草叢中;或到西山坡去尋覓那鮮艷欲滴的野李子;或假裝滿腹經綸,朗誦幾句唐詩宋詞;或對著湍湍溪水,唱幾首民歌。不亦樂乎!

颱風與地震


山上渡日,好日子有,壞日子也有。短短四十五天內,也讓我遇上了颱風及地震。

那次山上的風災造成農場極大的損失,我們打工的可就更忙了。首先溜籠給吹跑了,為了能及時搬運農場裡的水果下山出售。我們不得不搭造臨時橋。

首先,我們得就近找大樹幹造橋。山上有大樹被風吹倒的,但需要將它們扛下山。可是那些樹幹可不輕啊!需要許多人一起扛在肩上下山。扛不動了,有人建議要不我們讓樹幹自己滑下山。就這樣滑滑停停,樹幹不動了就清除它前頭的障礙,讓它繼續往下滑。如此辛辛苦苦地在湍流當中搭出一座臨時橋,最後颱風來臨前採摘下來的水果,得以順利地運下山到環山村落,再以卡車載出梨山。

又有一次在晚間睡眠當中,突然地動天搖。每個人都被震醒了,可是沒有人往外跑,大家都在觀望動靜。經過幾次續震之後,大家都繼續睡眠。因為外頭夜仍深,而且山中涼氣甚寒。隔天大家聊起天來,仍是心驚不已!

滿載而歸


山裡打工的日子,總共四十五天。不知不覺地,匆匆漂逝。從中,我扱取了不少人生待人處世的經驗,也進一步嘗試獨立自主,離家背井的新鮮、刺激。誠如我寫給場長的一封道謝函所言:「我滿載而歸,載回來不僅是您親手饋赠的蘋果,還有那更多數不清的關懷與照顧」。


築路英雄 (YouTube link)

作者

開母 (取意于"開"心之"母")

Wednesday, August 2, 2023

往事回味 :四年級生、梨山果園打工紀實(1/2)

中橫築路人 (YouTube link)

附註:環山所在位置離梨山大約有半小時車程。環山打工,是作者就讀大學時,第一年暑假(1975),遠征中橫,居留于梨山附近果園,工作時的所見所聞。

此次能到環山打工,純屬意料之外。懷著愉悦的心情,我興致沖沖地踏上征途,隱隱約約聽見山林的呼喚。那時至中橫的交通,不如現在交通一樣方便。

中途我得在豐原、東勢兩度換車后,再搭上一部計程車,前往最後目的地——環山。環山所在位置離梨山大約有半小時車程。從環山村落,可遙遙望見梨山那有如火柴盒似一幢幢的建築。而我打工的地方―松柏農場,更偏處于深山野林之中。由環山村落再往山中行走,大約一小時才能抵達。此時不再有烏黑發亮的柏油路,代替的是一條彎延的羊腸小徑。

大甲溪


湍急的大甲溪


途中得先穿越一條以湍急出名的大甲溪。溪旁兩岸,人煙荒涼。渡河時,已無方便的水泥橋或木橋,只有「溜籠」。溜籠是一種載人的籠子,吊在橫跨兩岸的鋼索下。過河時,得自己拉著另一條懸在滑輪上的麻繩,將自己慢慢地拉到河的對岸。假如自己是個胖子的話,這時會發現該減肥了。

當我蹲在籠子裡拉著繩索渡河時。往下望是浪花滾滾的溪水,往上看是萬里無雲的晴空;有點凌虛御風的快感,亦有似騰空走綱絲的刺激。但老實說,真正的心情是提心吊膽的,唯恐一不小心就墜入急流當中。

古木參天一片不見天日的叢林

下了溜籠,得爬一段"之"字形的上坡路,這是比較挑戰體力的。走過這段坡路,再跨過一條清涼的山中小澗,前頭 景觀霍然改變:只見兩邊已是古木參天一片不見天日的叢林。通過叢林後,則柳暗花明,視野已變成遼闊,遍地矮樹叢的緩坡地。原來此時,已不知不覺地來到我此後將此打工一個半月的目的地——松柏農場

視野遼闊,遍地果樹的緩坡地(示意圖)

松柏農場

山坡上一眼望去都是行列有序的果樹:這些果樹平均有兩個人身高,樹齡據稱尚屬幼年期,但都琳琅滿目地結滿誘人的果實,使我不得不對這些小小果樹另眼看待。

住在農場有段時間之後,才知道當初一眼瞧見的果樹,只是農場的一小部份。除了蘋果樹之外農場裡還有梨樹及水蜜桃樹。

初次看到的蘋果是早生果,其他還有金冠,阿波羅、富士等蘋果則比較晚熟。蘋果一般的花期比梨及水蜜桃稍晚,約在四月中旬前後,花瓣白中帶紅,十分柔美。從幼苗到開花結果約需五至六年光景,結果的年限大約長達四十年。

熟果期因品種而異,從八月到十一月都是盛產期。 剛開始果實與樹葉一般綠,不顯眼。曾有一陣被我誤認為不結實的果樹,其實還是隱而不露的多產樹呢!

工寮生活


初次見面的工寮,感覺十分粗陋。它以木樁為棟樑支柱,鋁片為屋面牆皮。瞧見它之後,才頓然覺悟,已真正的身入窮山僻壤之中了。

步入屋中,只見幾位將一起幹活的農友在内聊天。大家穿著打扮雖是道地的工人,然而我們相處在一起時,會有禮貌的互稱對方為某某先生。因此我的身分似乎也由學校裡一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毛頭,一下地晉升為大人。

彼此介紹打招呼之後,他們熱心地幫我安放行李、打點舖位。充分地表露出,民間傳統純樸善良的一面。這是我頭一回接觸到外界社會,能立即得到對方的接納及幇助,印象極為深刻。往後山居生活,更讓我從山中打工幹活、和人相處的一面,自己也學會不少做人處事的道理。

龍蛇雜處


除了我是大學生外,另有還有兩位也是。男的叫趙帆,女的是場長女兒。其他人有些是長工,有些是臨時工。長工大都是退伍軍人,臨時工多半是農民,趁著農閒之際到梨山打工賺錢。這些農民當中有些身強體壯,一次能扛上五、六十斤的水果或肥料上下山。相對的,像我這文弱書生,最多只能扛個二十多斤左右,而且只試了一次,第二次就放棄了。

大伙都睡大通舖,但男女分居。與我同寢室的有位傷殘老兵有一隻小手,似乎是受傷後再接回去的,總是吊着。有次他睡覺時突發惡夢,大聲呼喊。睡在他旁邊的軍中伙伴,立刻翻身將他弄醒,並幫他扶正睡姿。據說這位老兵常在睡夢中,感覺被壓制無法呼吸。這時他的好友就會轉身為他解危。如此相處,久了大家也都見怪不怪了。

還有一位聾啞少年以前在鐵工廠替人噴漆唯生,大概討厭那傷身的油漆味,並嚮往那山林中清新自然的空氣,就跑來橫山打工。

在女工當中有一位面孔端正,在衆女工中,姿色算是比較好的一位。在山中幾個月相處當中,竟然喜歡上那位大學生趙帆。她倆談戀愛,有時大伙也會在旁搧風點火。甚至還說「趙帆、你別想"造反"就乖乖聽話吧」等等。

山居生活,吵吵鬧鬧,嘻嘻哈哈,其樂無比。

作者

開母 (取意于"開"心之"母")

誰怕誰?

舊居緊臨着一片樹林,經常有一些野鹿棲息其中覓食或休息。我家博美犬,每次看到它們就非常興奮,對着它們狂吠。它們見到它也是避而遠之,罕有近距離的對峙。

但有一次我發覺,有一隻體型魁武的公鹿不僅不避開,反而往前走到我家博美犬前。似乎想看看這小東西為何這麼兇,但却也保持相當距離。兩者僵持甚久。 

狗的聲音較大。 但是,公鹿的體型較大。 猜猜最後誰嚇到誰了?

Who Scared Who? (YouTube link)


Who Scared Who (2) (YouTube link)

Tuesday, August 1, 2023

如何預防蚜蟲侵擾花園:綜合防治策略

農家樂:我是最幸福的人 (YouTube link)


如何預防蚜蟲侵擾花園:綜合防治策略


您可以採取以下一些策略來預防花園中的蚜蟲aphid侵擾:

透過植物選擇和護理來阻止它們:

  • 保持植物健康:蚜蟲往往以羸弱或受壓的植物為目標。 確保您的植物獲得充足的陽光、水和養分,以增強其自然防禦能力。
  • 避免過量施用氮肥:過多的氮肥會使植物更容易受到蚜蟲的侵襲。 選擇緩釋肥料或有機肥料以平衡營養。
  • 選擇驅除蚜蟲的伴生植物:某些植物,如旱金蓮nasturtiums、細香蔥chives、大蒜和貓薄荷catnip,據說可以驅除蚜蟲。 將它們種植在蔬菜或玫瑰附近可以形成天然屏障。
物理地移動並移除它們:

  • 強力噴水: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是使用軟管中的強力水流將蚜蟲從植物上吹走。 這對於輕度感染特別有幫助。
  • 手動清除:如果看到一小群蚜蟲,可以用手小心地清除它們,或用沾有肥皂水的濕布擦掉。

吸引並鼓勵天敵:

  • 有益昆蟲:瓢蟲、草蛉和寄生蜂是蚜蟲的天敵。 透過為這些有益昆蟲提供棲息地來吸引它們來到您的花園。 讓一些開花植物與蔬菜一起生長,或建造小瓢蟲屋。
  • 黃色黏性誘集器:這些誘集器使用黃色來吸引蚜蟲,使蚜蟲黏在黏性表面上。 雖然它們不能直接消除現有的侵擾,但它們可以幫助監測蚜蟲族群並在繁殖前捕獲一些成蟲。

有機害蟲防治方法:

  • 印楝油噴霧:印楝油噴霧Neem oil spray是從印楝樹中提取的,是一種天然殺蟲劑,可以使蚜蟲窒息並阻止其進食。 請務必仔細遵循使用說明,避免在炎熱的天氣使用
  • 殺蟲肥皂:這是另一個有機選擇,可以殺死接觸的蚜蟲。 與印楝油類似,殺蟲肥皂應根據產品說明使用。

透過結合這些方法,您可以創建一種全面的方法來預防蚜蟲侵擾並保持花園健康。 請記住,預防是關鍵,因此在生長季節的早期就開始採用這些策略


不使用農藥的蟲害防治方法


一位園藝專家朋友的分享:

您在 AI 上查到的資料對於一般家庭園藝愛好者來說還算不錯。一般家庭種菜都希望不用農藥,而是用有機的方法來栽培。比較重要的是,不要等到看到有很多蟲害的時候才處理。如果蟲害過多,要捨得把那些感染的植物拔除。拔除後不要留在自己的田附近。如果想要用自己剩下的植物做有機肥,最好把那些感染的植物裝載在一個大的透明塑膠袋中,封口後放在日光下曝曬五到七天,讓自然的熱量把裡面的蟲子都殺死。然後再把那些植物拿去做有機肥料。

作為園藝愛好者,休耕也是一項減少病蟲害的方法之一。尤其是在冬天會有下霜的地方,冬天的低溫可以殺死很多害蟲。如果住在較炎熱的地方,冬天不是很冷,那麼在一年當中最好有兩個多月的時間田間沒有其他的蔬菜。此外,還要把田間附近的雜草除乾淨,這樣會減少害蟲在你園圃附近的數量。

我常用的一個方法就是用自己家中的洗碗精,大約一盎司的洗碗精加在一加侖的水中。然後噴在蚜蟲感染的植物上。我通常都是在早上九點以前或晚上五六點以後才使用,因為那時候的氣溫較低,比較適合噴灑。在天氣氣溫高於 80 到 85 度華氏度請不要使用,這樣很容易造成對植物的灼傷。盡量噴得均勻,也許每隔二到三天需要使用一次。

瓢蟲(lady bug,又稱七星瓢蟲,會吃蚜蟲和其他一些害蟲。因此,在農業上,我們稱瓢蟲為益蟲。它是有機栽培中一種防止蟲害的方法。小時候,我們常常抓一些綠色和金色的金龜子用線綁在他們的腿上玩,那些金龜子是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