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27, 2015

朱家宏醫生談關節保養

先問大家3個問題, 看答案是什麼?

1.膝關節使用是不是有一定年限, 愈用就會愈磨損, 最好避免爬樓梯跑步?

2.骨質疏鬆是不是會關節痛, 多補充鈣質即可改善?

3.腳痛是不是因為穿鞋不當, 只要穿避震效果很好的鞋就會解決?

這3個問題的答案, 廣告商每天都在灌輸給我們, 我們也欣然接受業者給的答案。很可惜的是, 廣告給的答案往往是錯的。


先說關節炎的問題好了。 一些老醫師或廣告都會告訴大眾, 關節軟骨會因為「過度」使用而「磨損」,所以要避免使用,才能延緩老化減少關節炎的機會(所以才要用一些減少磨損的東西),聽起來言之成理,卻真的不是這樣。

但道理如下:人類的關節是一個主要由肌肉靭帶骨骼軟骨及周邊關節囊組成的複合結構,而且是有自我修復及強化能力的生命體。任何關節相關結構的損壞或疾病都會造成問題,不是「軟骨磨損」這麼一個簡單的解釋就可以概括大多數的膝關節疼痛。

疼痛的來源有可能是週邊組織的發炎(因為過度或受傷引起的靭帶肌肉關節囊炎)或是痛風(尿酸結晶堆積發炎),類風濕關節炎的自體免疫造成滑膜發炎等。最後才是軟骨發炎或退化

所謂軟骨,顧名思義就是軟而有彈性的骨頭,其實它的營養部份必須來自於關節液,也就是要動作才能促進軟骨中的循環, 吸收關節液中的養份, 反而會增加強度。而適度的運動如爬樓梯、踩腳踏車及跑步鍛鍊股四頭肌,可以增進膝關節的穏定度並改善下肢的生物力學角度,反而減少膝關節退化的程度。

那為什麼會有人會用「磨損」的角度來說明關節退化的現象?主要是因為民眾會想像人類的關節類似一般的金屬或塑膠機械裝置,有一定的使用壽命而且完全沒有自癒的功能,如果少用就可以用更久的想法。事實上臨床的案例中,末期膝關節退化置換人工關節的患者,大多是肥胖的中老年婦女或有外傷史的人,肇因於遺傳體質(例如o型腿)、肥胖、不當使用(沒有運動,只有勞動),而最新大型的回溯性研究發現,數千位有長期跑馬拉松習慣的民眾在二十年後並沒有比一般人有較高的關節炎的比例,而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的比例較低

說到骨質疏鬆,一般人更是治絲益棼。其實一個人的骨質密度從年輕到老年,雖是一路下滑,但如果沒有大幅改變自己的生活或飲食習慣,幾乎呈現一定的恆定性,就算是長期吃鈣片或補充含鈣食物都不會改變骨質密度

多年的研究顯示,長期使用骨質疏鬆治療的藥物(很強的藥物,不是營養補充物),最多也只能增加5-10%的骨質密度,可減少因跌倒造成骨折的機會,而單純鈣片的助益就相當有限。我喜歡舉一個例子,如果你的車子已經加夠了汽油(適當的含鈣飲食),就算加再多的油(額外的鈣片,鈣飲料等)也不會讓你的車子跑的更快。


中老年人的骨骼健康,還是要自於適量(足量)的運動及均衡飲食來達成。此外,骨質疏鬆的另外一個封號叫做「沉默的殺手」,意思是在跌倒骨頭斷掉或老化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之前,根本不會有感覺。為什麼一般民眾會覺得到處關節酸痛都是骨質疏鬆引起的?甚至於要喝高鈣牛奶病才會好? 其實臨床經驗中骨質疏鬆造成的背痛只佔了很少數大多數還是肌肉發炎、運動傷害、關節退化、姿勢不良等。而骨質疏鬆的重要性主要還是來自於長期造成的骨折風險和活動力下降的問題,不是單純的關節痛和背痛。

最後要提到的是腳痛,一般民眾第一個想法可能是去找一雙好穿的鞋子,尤其是去找一雙「氣墊鞋」,咦,電視廣告不是都這麼說嗎?實際上,腳痛的原因很多很多種,舒適的鞋子也許能改善腳痛的症狀,但真的問題卻無法解決,甚至於有些腳的問題如果穿支撐性不佳的鞋子(例如某些氣墊鞋,軟底鞋)反而會破壞原有下肢生物力學使症狀和疾病變得更加嚴重

現代常見的腳病,除了最常見的足踝扭傷外,包括足底筋膜炎、跟腱炎、拇趾外翻、扁平足及後脛肌腱功能不良都是文明病。原因來自於現代堅硬平坦的地面,使一般民眾缺乏了足部及腳趾的運動及伸展,而長期穿鞋又像是天冷只知道加衣服,卻不知道要鍛鍊身體增加身體對環境的適應力。而氣墊鞋就是一個這樣的產品,期待減少地面對足部的壓力,而達成改善生活品質的目的,反而對長期的身體健康是不利的

最近的研究顯示,所謂厚底氣墊跑鞋反而會增加膝蓋的傷害,並減少地面對跑者的反饋因而降低跑步的效率。 近年馬拉松的熱潮不斷,市面開始有所謂的赤足鞋,完全是氣墊鞋的相反,足底只有薄薄的膠底,沒有任何的緩衝,就是這種思維的表現。不論如何,兩方都有人支持,但過猶不及,如果足部強壯有力,穿赤足鞋概念的跑鞋是合理的,但如果腳部偏扁平無力,還是建議使用支撐性良好的跑鞋,並且平日就要多加訓練內下側肌羣,以免日積月累變成真正的足部問題。

總之,身體的問題常常不是電視上那幾十秒說的那麼簡單。

Saturday, November 21, 2015

對孩子最好的保護就是 不保護

文/洪蘭

一個朋友的孩子大學畢業半年了,沒有去找事,窩在家裡,白天睡覺,晚上上網。



最近跟他父母要錢,想去美國遊學,朋友來問我該不該讓他去?我望著他蒼蒼的白髮說:「你如果真的要為孩子好,讓他去,但是不要給他錢。」我想到了我妹婿的故事。我妹婿是美國人,從小就想作水手,嚮往外面的世界,想先環遊世界再回學校念。 雖然他父親是醫生,家庭經濟環境許可,但是父母並不給他錢,他也沒向家裡要,高中一畢業就先去阿拉斯加伐木存錢。因為阿拉斯加夏天日照很長,太陽到午夜才落下,三點多又升上來了。

他一天如果工作十六小時,伐一季木的工資可以讓他環遊世界三季。他在走遍世界兩年之後才回大學去念書。因為他是在自己深思熟慮之下才決定念的科系,所以三年就把四年的學分修完,出來就業。他工作得很順利,可以說平步青雲,一直做到總工程師。有一次,他告訴我一個小故事,說這件事影響了他一生。

他在阿拉斯加打工時,曾與一個朋友在山上聽到狼的嗥叫聲,他們很緊張的四處搜尋,結果他發現是一隻母狼腳被捕獸器夾住,正在號嚎。他一看到那個奇特的捕獸器,就知道是一名老工人的,他業餘捕獸,賣毛皮補貼家用,但是這名老人因心臟病已被直升機送到安克瑞契醫院去急救了,這隻母狼會因為沒有人處理而餓死。他想釋放母狼,但母狼很凶,他無法靠近,他又發現母狼在滴乳,表示狼穴中還有小狼。所以他與同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狼穴,將四隻小狼抱來母狼處吃奶,以免餓死。他把自己的食物分給母狼吃,以維持母狼的生命,晚上還得在母狼附近露營,保護這個狼家庭。因為母狼被夾住了,無法自衛。一直到第五天,他去餵食時,發現母狼的尾巴有稍微搖一搖,他知道他已開始獲得母狼的信任了。

又過了三天,母狼才讓他靠近到可以把獸夾鬆開,把母狼釋放出來。母狼自由後,舐了他的手,讓他替牠的腳上藥後,才帶著小狼走開,一路還頻頻回頭望他。他坐在大石頭上想,如果人類可以讓凶猛的野狼來舐他的手,成為朋友,難道人類不能讓另一個人放下武器成為朋友嗎?他決定以後先對別人表現誠意,因為從這件事中看到,先釋放出誠意,對方一定會以誠相報。(他開玩笑說,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禽獸不如。)因此,他在公司中以誠待人,先假設別人都是善意,再解釋他的行為,常常幫助別人,不計較小事 。

所以他每年都升一級,爬得很快。最重要的是,他每天過得很愉快,助人的人是比被助的人快樂得多。雖然他並不知道聖經中有「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但是他的生活證明了這一切。他對我說,他一直很感謝阿拉斯加的經驗,因為這使他一生受用不盡。的確,只有自己想要的東西才會珍惜下過霜的柿子才會甜,人也是經過磨鍊了才會成熟領悟到對孩子最好的保護就是不保護如果一個人大學畢業了,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那麼應該要讓他去外面磨鍊一下。不要給他錢,讓他自食其力,重要的是父母要捨得放下!給他一個機會去證明自己、體驗人生,相信他也能從中得到一個對他一生受用不盡的經驗。如果不能使工作少一點,就讓快樂多一點!